
今年“五一”小長假,武漢再次躋身全國十大熱門旅游城市。節日期間,全市城管系統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聚焦“夏日薈聚·來武漢湊熱鬧”主題,在“以路為崗 履職盡責”黨建品牌的引領下,打破常規,強化全面發動、全員上陣、全域覆蓋,嚴格落實委領導包片、處室包區、干部包段,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日均出動城管力量3.2萬人次、車輛4000余臺次,全力做好城市環境保障,展示了新時代英雄城市潔凈之美、有序之美、亮化之美、韌性之美、形象之美。

突出全域聯動保潔,筑牢一線戰斗堡壘,展示城市潔凈之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緊盯旅游景點、商圈、網紅打卡地等薄弱點位,組織3.4萬名志愿者開展清潔家園活動,清理處置垃圾,清洗城市家具。圍繞414個重點區域,強化巡回保潔,延長作業時間。開展深度保潔,每天出動清掃保潔車輛1500余臺實施機械化清掃。組織在1200個城市公廁推行一廁一碼,增設移動公廁,在江漢路步行街劃定電子圍欄試點導廁服務。

突出重點巡查整治,彰顯城管紅色擔當,展示城市有序之美。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路為媒”深耕城市管理,修復提升武漢長江大橋橋面,新增非機動車道,完善無障礙坡道等設施,方便非機動車出行。嚴禁沿江大道、解放公園路、武珞路等126條主干道違規占道經營,對江岸區吉慶街夜市、漢陽區十升二路夜市、青山區恩施街等106處規范外擺點位實行分級管理。聯合公安交管部門開展機動車占道售賣專項整治,規范共享單車管理。做好重要商業體、街區戶外廣告巡查管控。組織核心商業區、旅游景點油煙噪聲巡查整治,處置油煙污染、商業噪聲、夜間施工噪聲共計1963起。

突出名片塑造提升,匠心扮靚顏值風貌,展示城市亮化之美。下足“繡花功夫”,圍繞打造百里長江生態廊道、百里東湖綠道、百年歷史文化街區,統籌調度長江燈光秀等全市景觀燈亮燈延長至22時30分,助力節日主題宣傳,協調播放五一勞動節、曾侯乙編鐘、夏日薈聚等專題動畫,同步開啟98個微光小景觀,扮靚城市夜景。深化“四線一口”環境整治,重點解決暴露垃圾和環境臟亂突出問題;同步推進17個重要出入口景觀提升和三大火車站綜合整治,通過增花添彩、見縫繡彩,將白云路、和諧路、三環線匝道三路交會處打造“生態花島”,40余種花卉、喬灌編織3層立體花境,武漢站周邊化身“迎賓花廊”。

突出燃氣橋隧安全,踐行為民服務初心,展示城市韌性之美。錨定“讓群眾滿意”的目標,會同市發改部門建立燃氣氣源調度日報機制,開展燃氣安全動態巡檢。會同燃氣企業處理報修1879起,日均管道氣供應量510萬方、液化石油氣供應量417噸,全市燃氣供應平穩。強化橋隧安全,共巡查橋隧2462座次,完成病害維修處置403處。做好應急搶修準備,確保突發事件第一時間響應處置。
市城管執法委以黨建“紅色引擎”激發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強大動能,“以路為崗 履職盡責”黨建品牌凝聚起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合力,水域中心“水凈風清 紅帆領航”黨建品牌、固廢中心“紅橙先鋒”、分類中心“i武漢i分類”先鋒隊等紅色力量沖鋒在前,立足崗位職責,推動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全力提升市民游客的“幸福指數”,市容環境秩序與民生溫度同頻共振,市民游客贊譽度、城市美譽度不斷提升,為歡樂祥和的“五一”小長假保駕護航。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