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闖關”轉型、以科技賦能激發檔案新活力,11月25日上午,市檔案館組織黨員干部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赴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參觀學習,近距離感受武漢科技創新舉措和成果。

武創院展廳講解員詳細介紹了華中農業大學的高產高蛋白宜機收玉米培育、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華中科技大學陳學東院士團隊聯合攻關研發的“勞動者1號”人形機器人等一批獲得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科技成果和科創供應鏈平臺成功案例,全館干部紛紛表示,參觀學習不僅增強了對人工智能、商業航天、遙感衛星、醫工交叉、光電子信息等領域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成果的認識,也強化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發展重要論述的深刻理解。
市檔案館館長徐輝在參觀后強調,此次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的中心組(擴大)學習、黨日活動和現場教學安排在武創院,就是讓全館黨員干部職工提高站位,激活能量,打開腦洞,學習用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新時代我館檔案工作現代化。一要將創新理念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時代是不斷變化的,我們的思路和方法不可能“一成不變”“以不變應萬變”。要像武創院一樣聚合各類發展要素,堅持“眾籌”思路將檔案工作現代化需要的體制機制、平臺、項目、人才、資金等資源要素整合起來,通過融入全市中心大局,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方式合縱連橫,以用為導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找到撬動工作的支點,致力于打造檔案新質生產力。二要記錄好、留存好全市創新實踐的標志性成果。武創院作為一家新型“四不象”研發機構,不納入事業單位管理、全員沒有事業編制,體現了科創和產業融合的市場化改革取向,我館前期已通過局館聯動方式進行現場調研。后期可以考慮服務武創院檔案工作的基礎建設、收集征集21個院士領銜的創新單元科創產業化成果檔案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創院時發表重要講話的記錄及相關資料。三要推進我館創新項目的落地落實,加大最新科技成果的運用和提升創新活動開展的效能。以信息化驅動檔案工作“闖關”轉型升級,主動融入武漢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加快推進高水平國家級數字檔案館建設以及市級數字檔案資源一體化管理項目創新實施。以眾籌方式實現更多的“同飲一江水 共護兩座橋”“江河奔騰 紅色浪潮”“音樂蘭臺 筑夢珞珈”“吹竹彈絲 國風流芳”等活動,即用同樣的投入創造乘數倍增效應,不斷擴大檔案工作的社會能見度和影響力。四要持續提升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創新方式。要樹立所有創新思路和方法都需要強有力的政治引領、黨建賦能、人才支撐的觀念。一件創新實踐成功的背后,都有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創造性發揮。黨建創新和業務創新都要解決“兩張皮”的問題,類似于解決科創與產業“遙相望、不能見”的問題。黨建工作要在圍繞建設檔案館現代化的目標和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強化政治功能,提高眼界、胸襟和站位,要強化組織功能,將檔案工作現代化和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各種要素激活,要強化人才功能,讓有條件有潛力的干部職工在創新實踐中鍛煉成長為創新人才,讓創新人才在檔案工作現代化和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更多更大價值。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