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處黨支部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開展爭創“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圍繞“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爭創思路,錨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總體目標,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生態環境人的擔當與作為。

作為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督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處黨支部承擔著指導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承擔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相關監管工作 ,組織協調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遺傳資源保護、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支部始終把政治過硬放在首位,按照局直屬機關黨委“黨旗紅”引領“生態綠”黨建品牌要求,強化理論武裝,突出黨建引領,推動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為持續擦亮“國際濕地城市”名片,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自然生態保護處黨支部以“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為抓手,針對沉湖濕地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歷史遺留的圍埂養殖問題,督導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現場核查,將核查認定的問題納入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并開展整改。

支部結合處室職能,將開展“綠色創建”、“綠色文化”、“綠色惠民”等主題行動作為支部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同時,扎實做好農村環境整治、生態村創建等指導幫扶工作。

支部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等重點工作,對標對表找差距、補短板、促提升。

在劉灣村,支部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為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全域覆蓋,結合村莊布局、人口規模和地形地貌特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

近三年,支部累計完成全市202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提檔升級,并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及配套管網的建設。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堅持“建管結合”等方式,多措并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未來,武漢市生態環境局自然保護處黨支部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為共建美麗武漢作出自己的貢獻,奮力書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華章。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