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武漢市救助管理站流動救助黨支部現有6名正式黨員,帶領34名工作人員,承擔著全市流浪乞討人員和遇到臨時生活困難群眾的街頭救助工作。5年來,街頭流動勸導救助對象近5萬余人次,讓城市治理和社會美譽度得到進一步升華。

在我們的城市中有這樣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她”是一個特殊的大家庭,“她”將困境群眾擁入懷中,“她”用愛守護流浪乞討者的尊嚴,用心為他們打造舒適宜居的環境,這里就是武漢市救助管理站。

近年來,武漢市救助管理站流動救助黨支部切實加強政治引領,強化思想建設,通過扎實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微黨課比拼、學習“最美民政人”等活動,激發黨員牢樹人人都是黨和政府形象,人人都是一面流動紅旗的思想意識。在支部“街頭巷尾黨旗紅”黨建品牌基礎上,探索深化創建“街面救助先鋒隊、兜底服務排頭兵”新黨建品牌。
“三抓三促”工作法
抓政治統領、促思想集中
抓組織管理、促盡職履責
抓群眾服務、促業務精進
將該工作方法融入支部黨員教育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以抓細抓實抓精的作風完成各項業務工作和黨建工作。

將黨建元素融入日常救助工作,流動救助黨支部結合自身工作職能,細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構建服務標準質量體系,創新流動救助日常工作“三辦”方式,實施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實現城市流浪乞討率、報警電話接處率、應急救助保障落實率“三個100%”。

公開服務承諾
5分鐘出車、中心城區一小時、江岸區半小時到達現場。
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在武漢各車站碼頭、背街小巷、地下通道、橋梁涵洞、鬧市廣場等地,搜尋、勸導、救助露宿街頭流浪乞討人員,真正做到應救盡救,一個不漏。
對不愿進入救助管理站的人員發放防暑御寒物資、食物等,防止因惡劣極端天氣出現極端事件現象。

抓實作風建設,強化典型引路。流動救助黨支部通過開展外學全國優秀救助站,內學全國最美基層民政人等主題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全面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在“學先進、比奉獻、找差距”“學典型,轉作風,爭創全優站所”活動中厚植為民情懷,強化服務意識。

未來,武漢市救助管理站流動救助黨支部將堅持打造過硬黨員隊伍,擦亮“黨旗紅”的鮮明政治屬性;堅持建設標準化、規范化黨支部,不斷拓展支部建設質效;堅持提升品牌輻射影響力,廣納社會力量參與主動救助,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救助工作,篤行實干,推動救助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