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形成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良好局面,自2015年開始,市直機關工委以“一機關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為導向,在市直機關廣泛開展了“黨建 品牌”創建工作。截至2021年,市直機關工委共命名黨建品牌76個。
2022年起,為深化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市直機關工委實施“3+1+N”黨建品牌矩陣計劃,要求市直各單位著眼機關黨建“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三項核心任 務,創建一個本單位、本部門、本系統的總品牌,各支部圍繞總的品牌創建N個子品牌,以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
為深入推進創建工作,經精心挑選,市直機關工委現推出十個特色鮮明、主題突出、效果較好、可復制、可推廣的黨建品牌,以供各單位學習借鑒。
市農業科學院:“大地上”的黨支部

市農業科學院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工程,緊扣“圍繞中 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以打造“大地上的 黨支部”黨建品牌為切入點,堅持黨建引領、科技助力、創新驅動、產業促推,探索形成“帶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 給農民作示范、讓農民有錢賺”的“武農科”服務三農新模式。通過“支部建在學科上”,筑牢堅實戰斗堡壘;“論文寫在大地上”,推進農業科研攻關;“成果送到田壟上”,服務群眾錘煉作風;“使命記在心坎上”,強化典型示范引領。以省、市兩級科技特派員為“紅色頭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扎根沃土,帶頭深入實際、深入農村、深入群眾,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中主動擔當,以科技創新為鄉村振興提供種子“芯片”,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為服務三農提供強大組織保障。該品牌被評為全國第三屆黨建創新成果百優案例。
市民政局:街頭巷尾“黨旗紅”

“街頭巷尾黨旗紅”是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流動救助黨支部立足崗位特點,建設示范隊伍,發揮黨員主動救助模范作用而創建的黨建工作品牌。該支部探索并提煉“三抓三促”工作法:即抓政治統領,促思想集中;抓組織管理,促盡職履責;抓群眾服務,促業務精進,將黨建元素融入日常救助,構建服務標準質量體系,抓實作風建設,強化典型引路,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全面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堅持人民至上,與困境群眾“零距離”,創新流動救助日常工作“三辦”方式,實施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實現了城市流浪乞討率、報警電話接處率、應急救助保障落實率“三個100%”。同時,支部堅持提升品牌輻射影響力,廣納社會力量參與主動救助,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救助工作高質量發展、促進社會治理實效。該品牌被評為全國第三屆黨建創新成果十佳案例。
市生態環境局:“黨旗紅”引領“生態綠”

市生態環境局通過“紅色信仰、紅色足跡、紅色故事、紅色光影、紅色基因、紅色文化”等六個紅印初心活動,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雙融雙促。以理論學習鑄魂“紅色信仰”,長期開展生態環保青年學習匯等,以品牌創建厚植“兩山”理念;以實地見學共巡“紅色足跡”,組織關愛自然保護山川河流活動,黨員干部的時代使命感、責任感更加堅實;以身邊黨員講好“紅色故事”,開展“我在紅色地標講黨課”主題活動和“生態文明在我們身邊”系列活動等,環保鐵軍的紅色血脈更加豐富;以鐵軍風采印照“紅色光影”,創作配樂情境劇《青年環保人的時空之約》,策劃“六五”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綠色理念傳播更加有聲有色;以群團共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綠色精神,黨建帶群建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以清廉機關弘揚“紅色文化”,踐行綠色惠民,生態惠民實現共建共享。
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江城“住”夢“金”彩先鋒

武漢公積金中心持續構建“1+5+N”黨建品牌矩陣“譜系”,深化開展“‘金’彩先鋒爭精彩”黨建主題活 動,通過“謀、聚、創、融、營”五字訣黨建工作法,把黨建要求貫穿到推動公積金重難點工作全過程。謀劃“金”字品牌,力圖貼近中心、業務、窗口,創建“一支部一品 牌”;打造“金”字品牌,力爭提升組織力、戰斗力、凝聚力,建強黨務干部和黨員干部“兩支隊伍”,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旗幟“兩個作用”,帶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攻堅克難,聚力解決公積金不能跨城市直接還貸的全國性難題;建強“金”字品牌,通過“雙述職、雙點評”、“五辦”服務、“一事聯辦”等舉措,力促黨政融合、干群融合、守創融合;擦亮“金”字品牌,以品牌引領帶動各黨支部結對賽馬、比學趕超,展現政治擔當、過硬作風、 業務質效,2023 年獲評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先進集體。
市委黨校:江城“紅講臺”

市委黨校立足主責主業,踐行“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著力打造“江城紅講臺”黨建品牌。通過創新開發紅色教學線路,對全市紅色資源進行整合,帶領學員走出校園,走進企業、社區、博物館、紀念館等基層一線和現場;籌辦“江城紅講堂”系列講座,講清講好建設新時代英雄城市的生動實踐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命題等核心要務;深化“紅色尋訪”活動,使紅色黨史資源、黨建資源成為開展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加快紅色師資庫和課程庫建設,不斷充實黨員教育培訓的師資、陣地、資料和課程庫資源;打造“沒有圍墻的黨校”,攜手基層共建黨建品牌,促進資源共用、思路共謀、措施共行、成果共享,更好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作用。
市商務局:紅色引擎 商務先鋒

市商務局機關黨支部著力圍繞行政服務、紅色忠誠、雙循環戰略鏈接、招商服務、政務保障、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產業招商等七個方面,打造各自支部特色黨建品牌,聚力形成“紅色引擎 商務先鋒”黨建品牌矩陣。局機關各黨支部持續推進黨的建設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始終聚焦工作主線建設“服務型、學習型、實干型”基層黨組織,錨定全力推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內陸開放新高地,抓好“三高地兩基地”產業鏈招商等重點工作,堅持立足夯實基礎“學”、完善工作制度“建”、著眼推動發展“做”,開展標兵選樹、“處長賽馬”“商務沙龍”“知識大比武”等,組建專項工作專班,組織黨員干部帶頭開展穩企惠企幫扶和駐點招商,不斷提升破解發展難題能力、為民服務能力,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以黨建品牌引領鍛造高素質商務鐵軍,保障商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作風建設大擂臺

市房管局立足住保房管職能職責,以“作風競賽大擂臺”黨建主品牌為引領,逐步建強“情系百姓,致力安居”的“1+2+N”黨建品牌體系,大力營造比學趕超抓落實的濃厚氛圍。聚焦住保房管業務抓評比,搭建作風競賽大擂臺,在房管工作一線遴選作風標兵,抽調作風標兵加入重點工作專班,形成“標兵推動工作,工作涌現標兵”的濃厚氛圍,有力推動了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工作。聚焦先進典型事跡抓宣傳,標兵代表上臺“現身說法”,線上線下同步宣傳,以身邊人身邊事引領激勵全局干部職工作風持續提升。聚焦黨建業務融合抓統籌,緊貼“保障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發展”房管雙重職能,培育“初心引航·幫安居”“物業幫幫團”“黨建+數字房管”等黨建子品牌,在各自領域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激勵作用,合力推進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當好機關事務“紅管家”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以打造機關事務“紅管家”黨建品牌為抓手,在局機關和直屬單位構建“3+1+N”黨建品牌矩陣,扎實推進模范機關、清廉機關建設。通過持續開展“三心”教育、“亮黨徽、優服務”行動、“紅管家”作風標兵評比競賽等,深入領悟“兩個重大”“一個表率”“兩個更好服務”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在機關事務活動中凸顯為黨管家、服務大局“紅”的本色,科學規范、廉潔高效“管”的成色,精益求精、用心用情“家”的底色。同時通過黨建引領、品牌賦能,推行“紅管家”5 項提升行動計劃,廣泛開展“亮、考、評”活動激發支部和黨員“兩個作用”,努力打造“思想紅、業務精、作風實、服務優”“紅管家”隊伍,為機關事務“一統四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人才支撐。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出入有境 服務無境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立足窗口特色、堅守國門使命,在“黨建+出入境服務”模式上不斷迭代升級,打造獨具公安特色的“出入有境 服務無境”黨建品牌。打造“紅色窗口”,用“黨建品牌”延伸便民服務,首推“smile”工作法,打造并聯受理、窗口前移、專人貼身、移民融入服務體系,力推“店小二貼身服務”等特色舉措,推出系列便民利企舉措,實現“服務隨手、辦證隨心”。搭建“紅色平臺”,“黨建引領”賦能拼搏趕超,啟動“優思”計劃,開展師徒結對和干部選任滿意度問卷調查,構建“人人心向黨、個個爭先鋒”格局。激活“紅色動能”,“黨業兼容”助推提質增效,搭建“黨建+創意空間”,深化“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出入境24小時自助服務機榮獲全國公安改革創新大賽優秀獎、全省科技信息創新大賽一等獎;出國(境)受理大隊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榮譽稱號,出國(境)受理崗被認定為“一星級全國青年文明號”。
湖北邊檢總站漢口邊檢站:“紅色國門”黨建圈

湖北邊檢總站漢口邊檢站聚焦“漢亞直航”中心主業,牽頭建立以“黨建工作聯抓、優質資源聯享、江海直航聯推、服務群眾聯做、口岸管控聯防”五聯機制為內涵的“紅色國門”黨建圈品牌。堅持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的措施轉變,建立七家成員單位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和責任機制;堅持從“小平臺”到“大互聯”的思路轉變,建立黨建 工作簡報、黨員日常交流等六項共享機制;堅持從“廣撒網”到“聚焦點”的方向轉變,為“江海直航”量身定做“360”服務法、“五零工作法”等系列便民舉措;堅持從“打開門”到“上門做”的理念轉變,建立聯合普法宣傳、送法上船進企等五項機制;堅持從“單獨打”到“組合拳”的形式轉變,確保武漢長江水運口岸安全穩定,黨建與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為武漢口岸擴大開放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