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為今后五年武漢的發展擘畫了藍圖,提出要奮力打造實力雄厚、創新涌動、文化繁榮、民生幸福、生態宜居、治理高效的新時代英雄城市,全面開啟武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實干。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領導市直機關各級機關黨組織突出政治引領,緊扣機關黨建“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深入推進模范機關、清廉機關創建工作,全面提升機關黨建工作質量,不斷向全市中心工作聚焦、靠攏、發力,為譜寫新時代武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重要保障。
由市委市直機關工委主辦的“市直機關黨旗紅”專欄,將集中展現市直機關各單位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助力武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奮進精神,機關黨員干部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的經驗做法和精彩瞬間,營造拼搏趕超、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2月17日下午,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會議室內,來自武漢城市圈的黨員,正在參加支部主題黨日。“下面學習《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做大做強武漢城市圈’……”黨支部書記許小明帶頭領學。
2021年5月19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聯席會第一次會議在漢召開,同年10月,九市選派干部全部入駐武圈辦集中辦公,推動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破題開篇。2021年武漢城市圈經濟總量達到3.01萬億元,經濟規模位居全國省域城市圈前列。
近年來,市發改委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圍繞武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目標,持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1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疫情影響,市發改委各黨支部書記堅持“一崗雙責”,帶頭“挑大梁”“打頭陣”。國民經濟綜合處支部書記田雁帶領處室黨員整合力量對“四上”企業、億元以上項目、樓宇進行了全面摸排,為企業解決2200余項困難問題;固定資產投資處支部書記洪文勝帶著支部“一班人”深入企業和項目工地調研,力促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740余項,協調推進了創維武漢MiniLED顯示科技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創新發展處黨支部書記張衛東扎實做好“揭榜掛帥”的三項改革任務,167個市級應用基礎前沿項目實行經費包干、市科學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基本建成、知識產權大數據庫基礎數據積累初步完成,有效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基礎設施發展處黨支部書記張衛東帶領全處黨員努力推進新一輪武漢鐵路樞紐項目建設、抓緊開展天河機場第三跑道項目可研審批工作、全力抓實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
據統計,2021年,武漢市已有10個區GDP突破千億元,全市GDP總量突破1.77萬億元。下一步,市發改委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持續開展“轉作風、強能力、提質效”實踐活動,為打造實力雄厚的新時代英雄城市貢獻力量。

圖1:2月23日,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黨支部書記許小明(右二)帶領支部黨員跟進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黨建引領護航,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11月11日,市委外辦亞洲處、出國來華管理處黨支部走進云尚集團,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企業和外商提出的具體問題,黨員干部就簽證及居留許可證辦理、邀請函申請、APEC卡辦理等業務辦理流程和政策要求進行詳細答疑,并現場建立對接聯系機制。集團有關負責人楊松銘說:“你們送政策送服務上門,解了燃眉之急。”
2021年,市委外辦強化黨建引領作用,結合模范機關創建,開展機關作風大競賽,不斷優化涉外營商環境。市委外辦機關黨組織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激勵大家‘練就寬肩膀、細耕責任田’,努力打造服務最優的涉外營商環境。”
出國來華管理處黨支部針對打通境外重要人才來漢“最后一公里”進行深度調研,暢通市區兩級外事管理服務協同聯動、優化境外重要人才來漢程序、建立服務重點企業聯系機制、無障礙保障重點涉外項目順利推進、推動服務重點涉外企業合作。黨員高嵩說:“我們要為涉外企業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以實際行動助力打造國際交往中心。”
外籍人士來到武漢,武漢就是他們的家。市委外辦持續實施“友城常青”工程和外籍人士“家在武漢”工程系列活動,拓展國際友好城市交往,提高在漢外籍人士對武漢的認同度和歸屬感。同時牽頭擬定了《武漢市打造國際交往中心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責任清單》,制定了《武漢國際化水平提升“十四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建設,營造國際化工作生活環境,讓國際人才來了“留得住”。
“‘著力提升經濟外向度,打造國際交往中心’是黨代會對武漢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定的工作目標,我們要不斷拓展城市外交廣度和深度,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使武漢的國際‘朋友圈’更大更廣,讓世界更加了解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市委外辦有關負責人說。

圖2:去年10月12日,國際友人參觀社區國際圖書室。
2021年,我市獲批1個國家級文化出口基地、4個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2個省級公共海外倉;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實現翻一番;2項案例入選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全國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獲評跨境貿易標桿城市;武漢外貿進出口首破3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市商務局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取得亮眼成績。該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圍繞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先后出臺系列穩外貿支持政策,創新幫扶手段,精準服務企業發展。”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如何幫助外向型企業生存發展?企業的難事就是政府的心事,“要破解這個難題,就要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使黨員在一線擔當作為”。
機關第三支部外貿處負責人帶領黨員分析外貿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破解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通過專題培訓、現場調研等為外貿企業送去最新政策,了解最新需求,提供最優服務。
漢口北是商務部認定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市場,省級外貿新業態融合試驗區,也是我市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重點載體。試點企業和商戶近兩年受國際疫情影響很難獲取訂單,黨員黃錚、聶紅軍、鞏曉玲等上門指導企業利用跨境電商手段獲取流量和訂單,克服了外商無法入境難題。市場出口也由零起步,2020年突破百億元,2021年又突破兩百億元大關。
“這些黨員干部幫助我們應對風險挑戰、快速成長,是我們外貿企業的‘娘家人’。”試點平臺企業卓爾國貿集團總裁徐建峰說。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服務企業、助力企業健康發展,搶抓試點示范機遇,推動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外綜服、海外倉等多種新業態融合創新發展,培育外貿服務平臺,不斷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在武漢加快建設“五個中心”,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的新征程中展現商務擔當。

圖3:2月23日,市商務局三支部黨員黃錚(右二)等人到武漢國際貿易城指導推進進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設。
截至2021年末,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會同相關部門累計撥付中小微企業紓困貸款貼息資金15.12億元,惠及武漢地區中小微企業11014戶,該政策切實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幫助企業擺脫疫情影響,穩定市場主體信心。兩年來,我市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各方為武漢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持續發力、韌性彰顯。
“公司經營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幸好你們送來‘及時雨’。”2021年9月6日,武漢國美電器公司運營總監劉芳帶著錦旗和鮮花到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表示感謝。
去年8月,該局金融一處黨支部書記樊懌霖在摸排走訪市級重點企業——武漢國美電器公司時,了解到公司面臨運輸和資金困局,迅速爭取相關部門為企業增加辦理疫情防控期間的車輛通行證、申請總部銷售支持政策、幫助企業開展家電補貼專場福利等活動,為公司解決了運輸和銷售難題。
據介紹,該局不斷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緊緊圍繞武漢打造區域金融中心開展工作,通過靠前、貼身、精準的“店小二”服務,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在漢企業。
針對部分企業進貨貴、銷貨慢、招工難、流動資金匱乏等問題,支部黨員干部積極落實政府紓困政策,引導金融資源幫扶中小微企業發展,通過在“漢融通”平臺宣傳兌現紓困貼息政策、組織各區開展融資對接活動、創新建立銀行與街道對口幫扶機制等舉措,為重點企業引入金融活水,支持重大項目復工投產,幫助企業獲取流動資金,盡快恢復穩健生產經營。
“幫扶資金到得太及時了,讓我們企業重新煥發生機!”2021年下半年,該局聯合各區累計舉辦了8場融資對接活動,精準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2022年開年以來,該局堅持黨建引領,錨定目標不放松,有序推進金融服務“早春行”行動。截至2月20日,已舉辦及督導各區開展融資洽談、簽約、上市沙龍等各類活動近20場,得到企業廣泛好評。

圖4:2月23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金融一處黨支部書記樊懌霖(左一)到國美電器唐家墩店調研企業經營情況。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