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始終把抓黨建強黨建促發展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隊伍建設,注重人才培育,筑牢戰斗堡壘,凝心聚力,務實篤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政治建設,謀劃“三農”全面發展

市農業農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新思想謀篇布局,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超大城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樣板”目標,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堅持把黨建引領放在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領悟,始終把抓黨建強黨建促發展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
突出思想建設,堅定“三農”發展方向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黨管一切”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思想行動統一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在全力抓好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中,切實履行部門責任,堅決扛起維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扎實推進耕地“非糧化”問題專項清理,確保穩住糧食安全基本盤;在推進鄉村產業發展中,以四大都市型優勢產業鏈為構架,以都市田園綜合體、頭部種子企業等“大龍頭”為支撐,以現代農產品加工園區為載體,構建農業產業化新格局,目前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有17家、118家、402家;在落實長江禁捕退捕工作中,全面建成“水、陸、岸、天”長江禁捕漁政監管信息化系統,有效打擊震懾非法捕撈行為,“水中大熊貓”江豚成群結隊重現武漢江域。
突出組織建設,推動“三農”工作創新

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加強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在“三農”重點工作領域開辟黨建工作主戰場,將支部建在業務攻堅團隊中,推動黨建工作與破解業務難題有機結合,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雙促進、共提升。打造“頭雁”強隊伍。啟動新一輪“武漢英才”計劃培育支持專項,評選行業、技術帶頭人;舉辦第二屆“武漢工匠杯”暨“武漢農匠”職業技能大賽,遴選高技能人才9名;加強高素質農民隊伍建設,培訓高素質農民950人;積極向國家、省推介鄉村人才,3人被評定為省級鄉村工匠,參選湖北省“十佳農民”資助項目2名,參評“楚天英才”計劃鄉村振興項目17名;注重宣傳,已推出“武漢農匠說”系列報道6期,樹立新農人干事創業良好形象。助農先鋒促突破。通過黨建引領,引導黨員干部下基層、辦實事、解難題。機關黨員干部組建“農業科技先鋒隊”,以黨建引領種業和農業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農創中心集聚院士專家團隊15個,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32個、聯合技術攻關平臺10個、企業研發機構82家;積極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先鋒隊”,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33條美麗鄉村示范片帶、64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灣。同頻共振抓融合。堅持黨建業務共融共促,黨建與農業農村發展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日益健全,加快推進武漢現代農產品加工園成勢見效,已簽約落戶企業58家;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激活賞花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截至11月鄉村休閑游接待人數7620萬人次,綜合收入246億元。
突出隊伍建設,筑牢“三農”戰斗堡壘
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堅持深耕基層、大抓支部,不斷筑造堅強戰斗堡壘。夯實基層組織。駐村第一書記協助做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督促推進黨務、政務、村務、財務公開,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監管,預防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建設清廉村居。著眼于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夯實村居基層基礎。加強村規民約修訂,開展村規民約積分制試點;利用圖書館、文化館等陣地推出廉政展覽,大力弘揚清廉文化;嚴肅查處侵吞虛報項目套取資金問題,對違規申報村集體項目的典型案例通報曝光。精準選人用人。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突出政治標準,選拔任用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突出以事業為準繩、以擔當為標尺,著重選派能吃苦、有干勁、愿干事的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任職、掛職,讓干部在基層積累經驗、提高本領、成長進步。
突出作風建設,打造“三農”清廉隊伍
“三農”工作面廣量大,我局始終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之以恒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做實政治監督。局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聚焦農業農村重點任務,深入踐行“兩個維護”,研究制訂市委一號文件、出臺鄉村振興規劃、實施長江禁捕退補、穩步提升農業綜合產能、健全農業產業結構體系、不斷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做細日常監督。深化糾治“四風”,完善防范腐敗的制度建設,開展黨風政風監督檢查,建立作風建設通報制度;用好“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發現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做深專項監督。強化農業農村領域依法秉公廉潔用權,履行牽頭責任和部門主體責任,重點做好力戒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持續改進作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展望未來,市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圍繞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推動“三農”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績,努力打造超大城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樣板,為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作出“三農”貢獻!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