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外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堅持不懈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有力推動了外事工作為國家外交大局和全市對外開放服務。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政治過硬抓堡壘建設
一是強化理論學習。組建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青年干部寫作研究小組,組織“外事青年接力講”,“外事清廉”交流會,開辦“外事課堂”每月講、“每周一學”學理論、“每日一學”學英模,持續掀起領導干部領學、黨員骨干講學、黨支部精學、全員自學的“四學”熱潮。
二是強化黨支部建設。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服務”理念,聚焦基層黨建工作難點,立足崗位開展“思想破冰”專題大討論和“獻一策”活動,提出12項問題清單,制定36項整改措施,持續用力打造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
三是強化黨建品牌矩陣創建。機關7個黨支部分別結合業務工作實際形成一支部一特色黨建品牌矩陣,使黨建工作與外事業務在目標方向、工作載體、隊伍建設、考核評價上深度融合,為全市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二)聚焦黨建創新抓組織活力
一是創新開展“黨日+”組織生活。以黨日+紀律教育、微黨課、紅色教育、警示教育、學習研討習近平外交思想、基層服務、微調研等形式開展組織生活,將支部打造成為鍛煉干部的舞臺,推動支部工作活起來、政治效果強起來。
二是深入基層開展組織生活。組織各黨支部深入基層單位、服務對象和工作聯系部門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深度了解企業需求、宣講黨的外事政策、現場解答外籍專家疑問,深度參與涉外招商引資,為基層和服務對象紓困解憂,受到基層和服務對象普遍好評。
三是聯合聯建開展組織生活。深化實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漢”工程,與總部經濟集聚區、共建社區聯合開展組織生活,推動建設國際化社區外語角,邀請外籍留學生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助力參與國際化社區建設,向世界講好武漢故事。
(三)聚焦作風過硬抓優質服務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創建“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針對涉外企業發展困境,線上線下問卷調查130家單位和企業,迅速整改有關問題,以優質高效的服務積極幫助涉外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二是上門政策服務。實地調研20余家企業和單位,問需送計、解答政策,多次舉辦全市外國人來華邀請入境最新政策宣講會,解答有關問題,受到路特斯全球科技總部、西門子能源變壓器武漢公司等涉外企業高度稱贊。
三是建設“清廉窗口”。創新優化審批流程,制定“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制度,開通24小時快捷通道,與重要外向型國有企業建立一對一聯系機制,編印《出國來華管理工作參考手冊》,實現“讓企業少跑腿,讓服務多跟進”。
二、經驗啟示
近年來在外事工作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新征程上開創外事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更好支撐外事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大力加強政治機關建設。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抓好支部建設,切實把“兩個維護”體現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上,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實效上,確保全市外事工作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二是要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聚焦全面提升黨建質量,強化問題導向,著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力促黨建與業務雙融雙促雙提升,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使黨支部的根基更加牢固。
三是要大力加強服務能力建設。緊緊錨定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定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履行職責,積極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大局、服務全市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加快“三個優勢轉化”、重塑新時代武漢之“重”做出更大貢獻。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