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執(zhí)法委緊緊圍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主旨,不斷充實“以路為崗 履職盡責”黨建品牌內涵,引領推動民生實事落實落地,著力為市民打造更宜居、更具活力的城市環(huán)境。近日,由市城管執(zhí)法委統(tǒng)籌推進的武漢市長江二橋漢口黃浦大街立交橋下空間改造項目正式亮相,這座集學生家長休閑、停車、市集、娛樂、科普等功能于一體的“護學島”,成為武漢橋下空間整治與功能升級的典范。

武漢橋下空間眾多,為提升環(huán)境及綜合整治利用,市城管執(zhí)法委“以路為崗 履職盡責”黨建品牌充分發(fā)揮政治引領、資源整合和協調推動作用,凝聚思想合力,激發(fā)工作干勁,聯合組織引導武漢市城投集團投資,制定出將黃浦大街立交橋下空間改造成功能再造+護學服務升級的改造方案,解決學生上下學高峰期交通安全問題,為市民提供便民服務和文化體驗空間。




橋上車水馬龍,橋下歡聲笑語。漢口黃浦立交橋下空間正式啟用后,橋下空間全部涂裝了米黃的暖色調,由停車區(qū)、休閑娛樂區(qū)、垃圾分類等科普宣傳區(qū)、市集購買區(qū)組成。鮮花與通透的圍欄隔起了“護學島”,島內鋪設了塑膠跑道,孩子們在此玩耍如果受傷,現場有醫(yī)護人員可立即進行包扎。文具店內,各種文具、玩具琳瑯滿目。“熱干面”市集中,便民餐車向學生和市民提供各類美食。垃圾分類宣教區(qū),分類知識齊全。設置了142個停車位,上下學期間,家長可免費停車各1小時,緩解周邊七一中學與長春街小學停車難、黃浦大街二至三股車道堵塞的問題。

以“路”為媒、深耕治理,黃浦立交橋下空間的煥新,不僅是環(huán)境整治的勝利,更是城市治理智慧的體現。市城管執(zhí)法委將持續(xù)深化“以路為崗 履職盡責”黨建品牌內涵,對標“平、明、綠、美、凈、齊”要求,推進城市管理六大提升行動,通過科學規(guī)劃、精細設計與社會協同,將橋下空間轉化為提升城市能級、服務民生需求的“黃金載體”。未來,更多橋下空間將化身城市中的詩意棲居地,為市民書寫更美好的生活篇章。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