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區直機關工委按照市直機關工委清廉機關建設推進會議精神,以《2023年“清廉機關”建設考評細則》為指揮棒,積極創建清廉機關建設特色品牌,指導洪山區行政審批局開展“三清機關(清廉窗口、清正審批、清新服務)”建設活動,以制度固廉、文化養廉、融合踐廉、監督促廉的作風轉改,促進政務服務質效全面提升,用一流政務環境為清廉洪山建設積勢賦能。
一、制度固廉,織密政務服務“廉潔網”
制度建設是保障清廉機關建設的關鍵,是確保行政審批廉潔運行的基礎,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保證。

開展“清廉窗口”教育,持續強化窗口工作人員廉潔意識,規范服務,當好服務企業群眾金牌“店小二”。
一是規范班子科學運行。通過建制度從源頭上規范領導班子運行,確保洪山區行政審批局黨組班子分工明確,將改革中的“三重一大”事項納入黨組決策,為清正廉潔掌舵護航。
二是規范行政審批權力運行。明確洪山區行政審批局審批責任體系,并根據下放事項的變化進行更新修訂,對審批流程進行優化,逐事項明確審核層級,加強對審批印章使用的登記管理,讓審批運行既規范又高效。
三是規范服務制度。注重設計服務政務服務運行的作風制度,相繼制定修訂AB崗工作制、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延時錯時、限時辦結、容缺預審、聯合勘驗、信用獎懲等多項制度,構建標準化、人性化服務模式。同時,加強對區政務服務中心入駐窗口、各分中心和街道政務服務中心的檢查督導,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
二、文化養廉,激發政務服務“廉因子”
在打造廉政文化上想辦法、出新招,讓廉潔文化在形式上“亮”起來,在內容上“立”起來,在實踐中“活”起來。

4月6日上午,洪山區首個“洪山政務·紅色驛站”揭牌儀式在萬科保利理想城市營銷中心舉行。“洪山政務·紅色驛站”是武漢市首個設置在居民物業服務中心的政務服務場所,“驛站”內集成了房屋信息查詢、不動產登記、商事登記、大學生落戶等高頻事項。
一是抓實廉政主題教育。把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活動、干部作風教育大會、作風建設大討論、領導干部講廉政黨課等作為廉政主題教育的有力載體,每季確定不同主題開展,形成抓廉政建設的主體“因子”。
二是緊抓廉政日常教育。洪山區行政審批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常念廉政教育“緊箍咒”,把廉政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日常管理;局黨支部每月主題教育安排黨風廉政內容,及時傳達紀檢通報、觀看廉政教育片,形成時時抓廉政的警示“因子”。
三是抓好廉政氛圍建設。充分利用政務中心一樓大廳電子屏展播“廉政教育”宣傳片、廉潔宣傳標語,利用該局微信公眾號發布廉潔小故事、典型案例等,形成“明紀知廉”“警示促廉”的廉政氛圍“因子”。
四是抓準廉政問題線索。著眼事項審批、政務服務工作特點,聚焦市長熱線、城市留言板等全投訴平臺,梳理群眾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精準靶向施策,對癥開方下藥,形成督促作風轉變、提速增效的外部監督“因子”。
三、融合踐廉,傳遞政務服務“廉能量”
廉潔好不好、作風強不強,最能體現在工作中,洪山區行政審批局通過“三個融合”全面推進清廉機關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為創建清新服務窗口,在公共場所衛生領域大膽探索‘一證多址’改革,將各家門店信息通過二維碼匯聚在一張證上,實現“一證多址”多點準入,企業一次辦成。5月8日,在洪山區行政審批局,湖北悅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辦事人代先生領取了洪山首張通過“一證多址”辦理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一是融合審批改革。去年洪山區行政審批局承擔了2項改革試點任務,為全市提供50余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企業開辦、“一業一證”等多種改革做法在全市作交流發言。在全市率先實現高頻事項全面下放街道集中辦理,在全市首個辦理“承諾可開工”和首個“六證齊發”工程項目。
二是融合政務服務。立足中心辦事面積狹小的現有條件,堅持硬件不足軟件補、資源不夠管理補、條件不好服務補的理念,從綜合集成、優化細節上下功夫。設置綜合窗口實行無差別受理,提供幫辦代辦、“不打烊”延時、三級問題調處等服務,設置“辦不成事”服務窗口,在全市率先推行行政審批慎否機制,推出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簡易高頻審批事項下放街道等創新舉措,群眾辦事便捷性、時效性、寬容度顯著提升,群眾服務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9.9%以上。
三是融合文明創建。從提升大廳環境、規范窗口服務行為、提升窗口服務效能、營造清廉文化氛圍等工作入手,積極開展“黨員示范崗”“巾幗文明示范崗”“幫辦代辦崗”等創建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形成溫馨溫暖的整體服務氛圍,促進清廉機關建設。
四、監督促廉,繃緊紀律規矩“廉防線”
加緊督查,推動監督執紀常態化制度化,嚴肅紀律執行,是確保清廉建設落地生根的保證。

在清廉機關建設過程中,洪山區專門設置幫辦代辦窗口,全方位解決企業群眾“不會辦”的問題。
一是“一崗雙責”強力向科室扎根,在抓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基礎上,將“一崗雙責”向科室下沉扎根,要求科室領導要將黨風廉政與業務工作同抓。
二是充分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通過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將扯袖子、咬耳朵、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及時消滅不良苗頭,清除不良傾向。
三是加強現場作風紀律督查,開展常態化作風監督巡查,洪山區行政審批局每周由局領導帶隊,不定時、不定點到各科室、各樓層開展巡查,劍指作風紀律、工作紀律的“疾癥”,勇揭“家丑”、常糾“四風”。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