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切實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7月3日,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在職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赴武漢市檔案館,參觀《英雄戰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專題展陳》。
活動現場,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田清泉強調,要以參觀學習為契機,弘揚好傳承好三大精神,認真領悟三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把三大精神蘊含的偉力轉化到投身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中來,為中心奮進支點建設貢獻力量。
隨后,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黨員們有序參觀“抗疫精神主題展”6大展區。從“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展區中黨中央對武漢的深切關懷,到“生死阻擊戰”展區里醫護人員按滿紅手印的請戰書;從“生命救治戰”中醫護人員與死神賽跑的珍貴影像,到“疫情阻隔戰”中武漢人民居家隔離的感人畫面;從“物資保障戰”里各方力量的緊密協作,到“發展突圍戰”中武漢復工復產的奮斗歷程,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每一幅照片,都生動再現了武漢保衛戰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參觀過程中,黨員們時而駐足凝視,時而輕聲交流,被抗疫英雄們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那一件件滿是汗漬的防護服、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一張張記錄抗疫瞬間的照片,都成為了黨員們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參觀結束后,在職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交流討論。黨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參觀學習是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偉大抗疫精神與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中心組織創作了一系列弘揚三大精神的文藝作品。其中,弘揚抗疫精神的作品有反映典型人物的大型話劇《逆行》,聚焦平民英雄的微話劇集錦《抗“疫”英雄》、詩朗誦《送冰的人》以及系列抗疫歌曲作品,還有關注青年擔當的音樂話劇《特殊課堂》,這些作品通過生動的舞臺藝術形象,展現了偉大的抗疫精神,讓更多人感受到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氣質;圍繞大別山精神,結合戲劇創作實踐,撰寫文藝評論《大別山精神鑄就“大別山人”》《信仰是光,照亮前程》等在《長江日報》發表,將紅色基因傳承好弘揚好;以抗洪精神為主題,根據老英雄王占成的事跡創作的時空對話《四十年后再一躍》,讓人切身感受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莊嚴承諾。
今后工作中,我們將繼續以英雄為榜樣,將三大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立足藝術創作崗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時代精神,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貢獻力量。
此次參觀活動,不僅讓黨員們深刻感悟了偉大抗疫精神的內涵,也進一步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中心在職黨支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弘揚三大精神,奮力建成支點,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承諾,為推動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