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市科技創新大會要求,開展好“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現場教學,推動干部教育培訓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4月17日,市委黨校校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創新學習形式,依托校現代科技教研部《提升領導干部科學素養》現場教學線路,以“踐行‘三講三學’ 提升科學素養”為主題,在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植物方舟智能工業化種植科技園和鴻蒙生態(武漢)創新中心三個教學點開展學習調研活動。
講創新引擎 學武創院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范式

在前往武創院途中,校現代科技教研部姜海教師從1個定位、2項攻堅、3大體系和4點突破四個方面介紹了武創院推進的系統性改革,并讓調研組圍繞“如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進行研討交流。在武創院,調研組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詳細了解了高產高蛋白玉米培育、“勞動者1號”人形機器人、黑磷改性貴金屬催化劑等一批獲得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科技成果和科創供應鏈平臺成功案例,系統了解“因聚而變,惟創則新”的發展理念,深入體會武創院“以需定研,供需速配,資源共享,共投共擔,開放合作,聚勢突破”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經驗。
講未來農業 學植物方舟打造現代農業新樣板

在前往植物方舟途中,校現代科技教研部洪玥教師從“高效”“綠色”“增收”3個關鍵詞闡釋了科技賦能農業的具體表現,并讓調研組帶著“植物工廠如何從‘科技盆景’轉化為可親、可及、可復制的‘產業森林’”的問題進行參觀。在植物方舟智能工業化種植科技園,調研組被智能化種植系統所震撼。科技園依托物聯網技術,對水、光、溫、濕、肥等環境參數進行精準調控,實現草莓、葉菜等作物的立體化、無土化種植。與傳統農業相比,其綠色立體高效種植模式產量提升40-100倍,節水超90%,且完全突破土壤和氣候限制,具備在極端環境下穩定生產的能力。
講鴻蒙生態 學技術融合構建智慧城市新圖景

在前往鴻蒙生態(武漢)創新中心途中,校現代科技教研部劉越教師從“政策”“人才”“平臺”3個關鍵詞解析了國產技術破解缺芯少魂、實現自主可控的路徑。在鴻蒙生態(武漢)創新中心,調研組參觀了全國領先的鴻蒙生態展廳及星漢實驗室。展廳內,基于開源鴻蒙的智能機器人、5G智慧警車解決方案等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展現了鴻蒙生態在智慧辦公、工業、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星漢實驗室配備的百余臺鴻蒙認證設備及第三方軟硬件資源,為生態外設合作伙伴提供了完善的測試平臺。調研組與華為技術團隊就鴻蒙技術在干部教育培訓領域的應用展開深入交流,謀劃產學研深度融合。
此次專題調研活動,不僅是一次科學素養的提升之旅,更是一場思想碰撞的智慧盛宴。通過實地探訪科技創新前沿陣地,調研組深刻感受了科技對產業升級的引領作用,拓寬了視野、更新了觀念,進一步推動中心組學習提質增效。下一步,武漢市委黨校將繼續以“三講三學”為抓手,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打造更多現場教學線路,引導更多黨員干部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武漢加快推動“三個優勢轉化”,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