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的重要講話精神,如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為稅務工作在助推武漢發展轉型“闖關”中指明了方向。科技創新乃引領發展的首要動力,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現今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持續深化,數字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數字經濟蓬勃興起。武漢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布局“965”現代產業體系,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實現發展轉型“闖關”,這既為稅收現代化建設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稅務部門應把握新發展階段的脈搏,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積極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在服務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中勇擔責任、彰顯作為,為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堅實支撐。
一是加速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
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慧稅務新生態,打造“無感執法、精準服務”的智慧稅務體系。以數字化手段提高稅收治理效能,為企業創新發展創造優良環境,與此同時不斷深化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推廣應用,依托統一規范的新電子稅務局,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治理效能,實現稅費征管的數字化升級與智能化改造,大幅降低征納成本,顯著提高征管效率。
二是創新稅收服務模式

深入拓展稅收征管改革舉措,推進“政策找人”,借助稅收大數據智能匹配,確保納稅人及時獲取符合自身需求的政策,實現政策的直達快享。特別是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創新主體,建立“靶向服務”機制,進行個性化政策輔導,幫助企業充分運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同時,還要增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稅收服務協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三是完善稅收共治格局

通過加強與發改、科技、工信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構建信息共享與協同監管機制;深化“銀稅互動”,助力科技型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等一系列舉措,打造涵蓋線上線下的稅收共治網絡,形成支撐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在此基礎上,與相關部門探索建立“總對總”常態化數據共享機制,推動區域間稅務執法標準統一,實現執法信息互通、執法結果互認,更好地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四是強化稅收大數據分析應用
通過數據挖掘洞察產業發展新趨勢,為政府部門提供精準的政策效應分析和產業發展態勢研判。要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在服務經濟決策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稅收數據分析模型,加強對企業研發投入、創新產出等關鍵指標的監測分析;同時,要加強稅收大數據對科技創新領域的風險防控支持,健全動態“信用+風險”新型監管機制,提高稅收監管效能,助力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培育發展新動能。
五是推動稅收營商環境優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辦稅繳費高頻事項和突出問題,提升“好辦事”的便利性和“辦成事”的效率,確保政策及時落地生效。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涉稅事項“一網通辦”,創建智能化辦稅服務的全新模式;設立重點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加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精準服務;完善稅收政策效應評估機制,建立常態化政策落實反饋渠道,及時發現并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同時,要加強稅收政策宣傳解釋,提高政策知曉度和獲得感,推動完善支持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
稅務部門于武漢發展轉型的澎湃浪潮中,應當勇立潮頭,以堅毅的決心、創新的舉措和務實的作風持續探索轉型之路,堅持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科技創新,深化稅收治理體系改革,著力提升稅收治理效能。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征管質量與效率,通過優化服務激發創新活力,通過深化共治形成工作合力,為武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稅務力量,助力武漢在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路上闊步向前。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