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近年來,武漢大力推進科創中心建設成勢見效,不斷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武漢科技創新集群位居全球第13、全國第5。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省委全會、市委全會部署,以武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抓手,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奮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一是深化改革創新提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賦權、人才評價等改革試點,探索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制度和“先用后轉”模式,推動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全面落實市委全會明確的改革要求,積極推進“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等22項改革任務落實落細。
二是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化戰略科技支撐

全力服務保障國家實驗室建設,鞏固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工作成效,引導8家在漢湖北實驗室打通“研究-轉化-服務產業”的路徑,產出10項以上標志性成果。推動數字建造、智能設計與數控等2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研發重大成套裝備和工業基礎軟件,帶動工程建造、高端裝備等產業發展。
三是推動核心技術突破,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推動已組建的10家聯合實驗室產出一批重大成果,面向未來和前沿領域新組建2-3家聯合實驗室。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推動產業關鍵環節局部跨越式發展。實施100個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研發推出更多標志性創新成果和創新產品。深入實施科技企業培育“四個計劃”,大力發展研發產業。以武漢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為核心,升級顛覆性技術專業化培育支持體系。
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暢通資源要素循環

在量子科技、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建設10家以上概念驗證中心。在先進半導體、深地深海深空等重點產業細分領域,建設15家以上中試平臺。持續推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體制機制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培育一批研發能力強、人才層次高、激勵機制全、服務效果好的新型研發機構。實施科創金融伙伴工程,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建好湖北科創供應鏈平臺武漢節點,策劃舉辦高質量的“武創薈”系列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培育“漢版”技術經理人。
五是推進開放協同創新,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支持國際企業創新中心和“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發展,鼓勵外資企業在漢建設研發中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創新協作,持續實施都市圈協同創新科技項目。加快推進環大學創新發展帶建設,持續舉辦各類高水平“賽會展”活動,力爭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在漢落地。加強科學技術普及,著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