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北、武漢考察,對武漢工作指路引航。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我們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將其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始終,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核心目標,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堅持“穩”字當頭、“轉”字為要、“綠“字打底、“治”字夯基,致力于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機統一。
一、堅持問題導向,筑牢污染防治攻堅“防線”

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發展與保護雙向奔赴、同向發力。支持我市大氣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大氣自動監測等相關項目,提升空氣污染應對水平。改變多頭安排、撒胡椒面的方式,加大資金和要素整合力度,統籌水務專項資金,助力長江、沙湖水環境提升工程,大東湖核心區污水傳輸工程等重點河湖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新洲區土河等小流域水環境質量,有效提升流域水系功能。持續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行動、長江經濟帶降碳減污擴綠行動,為長江經濟帶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堅持發展要務,抓實綠色低碳改革“主線”

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堅守發展第一要務,全力抓實綠色低碳改革主線。加快推進大財政體系建設,聚焦有效資產、有效投資、有效債務,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通過基金引導財政補貼,鼓勵企業升級節能設備、優化生產工藝,降低能耗。完善公共交通成本規制機制,助力完善公交、地鐵網絡優化和可持續運營,支持共享交通發展。探索和完善碳權、排污權交易機制;統籌安排節能降碳和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大力支持環保企業發展,提高企業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水平。
三、堅持統籌思維,打造新型城鎮化“風景線”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助力城市品質能級雙提升。支持和美鄉村與村鎮建設,加快推進美麗宜居新城鎮、共同締造村莊、鄉鎮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項目實施。支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24年武漢市成功獲評中央支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獲得中央試點補助資金2億元。我們將繼續加大向上爭取力度,搶抓超長期國債和競爭性分配項目機遇,支持農村環境整治,助力形成“荊風楚韻,人水和諧”的農村人居環境新面貌。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激勵各區推動實施背街小巷、空置地塊環境綜合提升,新改擴建城鎮公廁,實施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幼化改造。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支持推進以湖為單元的城市規劃布局,探索以“XOD+EPC+新PPP”的復合片區開發模式轉化。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