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低空空域的逐步開放和電動垂直起降技術的成熟,打“飛的”、無人機外賣等應用逐步由科幻走向現實,我國航空運輸體系正加速邁入“空天地”立體交通新時代。武漢居國之天元,具備發展低空交通的人才、自然等資源稟賦,應突出抓好5項重點任務,以搶占行業風口,打造國際知名低空都市。
一、抓低空交通系統規劃

低空交通是系統工程,既涉及低空資源的合理劃設與利用,又對地面交通產生新的影響與要求。有必要開展低空交通系統規劃,明確城市低空交通的發展目標與未來策略,制定低空交通的空域劃設、航路航線、起降設施、飛行服務保障設施的總體布局方案和實施計劃,避免重復和無效投資造成空域管理混亂。
二、抓低空管理平臺建設
低空飛行量小時,可依靠人力指揮,但大規模飛行必須依靠系統管理。目前,湖北省低空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已啟動全省A類飛行服務站和省級低空空域管理平臺建設,我市也已同步啟動市級平臺建設,待建成后實現省市平臺的互聯互通,可對外提供飛行計劃申請、飛行路徑規劃、飛行數據收集與分析、飛行沖突預警、自動飛行避障等“一站式”服務,滿足未來密集和復雜的低空交通運行需求。
三、抓低空飛行保障體系構建
建議在充分利用既有低空設施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適度超前謀劃建設一批起降場(利用建筑物頂層或已有直升機坪等改造;在機場、火車站等重要樞紐、城市各大醫院和重要公共場所周邊新設;結合新城新區開發和城市更新規劃布局起降樞紐或垂直起降場并預留控制用地;物流轉運中心、社區物流配送站預留無人機配套設施空間,形成覆蓋全市的低空起降設施網)和通導監等數字基礎設施(利用雷達、ADS-B與北斗導航、衛星通信、5G—A通感基站、自主飛行等融合,實現低空監視全覆蓋),并配備相應的反制設施,實現對低空飛行活動的看的到、聯的上、管的住、控的準、找的到、罰的了。
四、抓低空商用場景拓展

豐富的應用場景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關鍵。外地大多以城市治理類場景介入,逐步探索高價值貨品的載物商用和載人運輸。目前我市正全力推進空天地一體化智慧城市建設,后續建議按照“先試點再普及、先載貨再載人、先隔離再融合”的原則,分期分階段推進低空飛行在城市治理、物流配送、載人交通、應急救援、快捷醫療、時尚旅游、農林生產等領域的應用。
五、抓低空政策法規體系構建

空域資源的有限性與低空活動的增長之間天然存在矛盾。隨著無人機送貨、空中出租車、旅游觀光等低空活動的增加,空域容量早晚會達到飽和,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飛行規則和目視航圖,預防空中碰撞和地面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需完善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許可、低空飛行安全責任界定、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補償、知識產權和隱私保護、統計口徑和應用標準等政策體系,推動低空交通監管的法制化。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