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江日報社(長報傳媒集團)黨群工作部(團委)認真落實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工作部署,組織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五心聯動”志愿服務行動,將新聞專業優勢與志愿服務深度融合,交出了一份既有新聞厚度又有人文溫度的“關鍵小事”答卷。
初心傳承 與徐本禹共話奉獻的力量
6月27日,報社(集團)黨群工作部(團委)邀請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湖北團省委副書記徐本禹,以“尋找向下生長的力量”為主題,與青年志愿者面對面交流。
徐本禹分享了在貴州山區支教,從支教志愿者到一名團干部,親歷跨越20余載青春接力的經歷,見證眾多志愿者在與祖國同行、為人民奉獻過程中找到“青春何為”的答案,寫下“青春能為”的精彩故事。在志愿服務工作坊,青年志愿者們圍繞“如何將新聞采訪與志愿服務更好結合”展開熱烈討論,一個個鮮活案例在思維碰撞中迸發火花。
青年記者們感慨:“作為新聞人,既要記錄時代洪流,也要俯身傾聽細微民生訴求,在‘向下生長’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暖心相伴 為單身青年搭起友誼之橋
今年春天,報社(集團)與市婦聯、團市委等聯合組織三場青年交友活動,為單身青年搭建起跨行業的社交橋梁。
3月,兩江晴川號上,“緣定江城·愛在武漢”櫻為有你心動不一YOUNG有趣青年自然交友派對浪漫開啟;4月,園博園內,“緣定英雄城·幸福來敲門”春日專場青年聯誼活動讓青年們在親近自然中相互了解;5月,江漢區沿江一號格蕾摩爾宴會廳中,“緣定江城愛在武漢”520交友聯誼活動圓滿舉辦。活動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單身青年,讓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因為共同體驗而自然破冰,搭建起通往愛情的溫馨橋梁。
匠心深耕 調研發掘“基層名科”做好就醫導航
在深入基層采訪中,長報青年志愿者們發現很多居民對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資源了解不多,便有針對性開展“家門口基層名科”醫療便民尋訪行動。
經數月調研籌備,6月12日,武漢智慧健康服務平臺“咋診”正式上線“基層名科”功能。首批匯聚武漢16家基層醫療機構24個特色專科,涵蓋內科、中醫科、康復科、老年病科、兒科等群眾需求廣泛的領域,讓分散的基層特色專科“聚起來、推出去”,幫助居民根據病情精準選擇社區內優質專科服務,減少盲目奔波。
這一做法得到張伯禮院士充分肯定,他認為,通過推介基層特色專科和醫生資源,對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織密基層醫療衛生網絡具有積極意義。
愛心守護 四年如一日關愛特殊兒童
5月30日,市第九醫院兒童康復科活動室內歡聲笑語,“藝愈心聲,童畫青山”的社會協同育人暨“大手牽小手”長報青年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服務活動在此舉行。這是長報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與市第九醫院聯辦“大手牽小手”六一公益活動的第四年。
志愿者們在現場開展了“三個一”服務:一場由湖北美術學院指導繪畫的藝術療愈工作坊、一次市第九醫院專家現場答疑的康復知識科普、一批長報職工愛心物資捐贈。活動現場,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獻上報社(集團)三十多位職工的滿滿愛心:484本嶄新的繪本故事書、105件玩具、49套文具。擅長繪畫的記者、懂得兒童心理的編輯、能歌善舞的新媒體小編等多位身懷“絕技”的長報青年志愿者,放下采訪本和相機,化身“美育使者”,用色彩、音符和故事,為這群特殊的孩子搭建起一座座通往自信與表達的橋梁。
恒心接力 攜手吳天祥結對幫扶困難群眾
4月27日,長江日報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積極響應吳天祥的呼吁,鏈接中科鹽谷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愛心企業,現場為25戶困難家庭捐贈價值約2萬元的愛心善款和物資。
活動現場,吳天祥手持25戶困難家庭檔案逐一介紹。志愿者和愛心企業代表與困難家庭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實際需求。受助家庭代表感動致謝:“這份關懷讓我們看到生活的希望。”
9月30日,中秋前夕,長江日報青年志愿者接到吳天祥電話,迅速聯系武漢藥安堂智慧中醫館,為30位困難群眾送上愛心月餅。一位困難群眾連聲道謝:“這么多年,吳老和這些愛心單位一直沒忘記我們。”
吳天祥點贊長江日報青年志愿者:“你們長期深入群眾,調查走訪特別困難又特別需要幫助的群眾,不僅采訪他們,還聯系愛心人士上門慰問。這樣一邊當記者,一邊做好人好事的作風和精神,值得大家好好學習!”
隨著“關鍵小事”攻堅行動的深入推進,長江日報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將繼續用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愛,書寫更多有溫度的故事,為超大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媒體人的智慧和力量。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