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道路重新修繕,解決了多年來的出行難題,現在再也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了。”近日,江漢區常青街道仁和社區排水宿舍院內的道路煥然一新,附近的居民紛紛為市城管執法委、仁和社區及社區志愿者點贊,這也成為市城管執法委和仁和社區“結對共建·共同締造”的又一成功實踐。
改造前VS改造后

多方議事,共謀修路良策
排水宿舍建于90年代中期,現有3個單元36戶居民,是常青街道仁和社區轄區內的老舊小區之一。由于小區內的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碎石較多,給小區居民特別是老人出行帶來諸多不便。市城管執法委積極響應居民訴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踐行“五共”理念,主動召集居民群眾及相關單位召開協商議事會,從資金籌集、施工實施、配套保障等多個方面暢所欲言,共同謀劃道路維修改造良策,共同編制項目建設方案。
多方聚力,破解出行難題
為確保道路改造項目高效推進,市城管執法委發揮專業優勢,主動靠前指揮、多次實地勘測、布置施工方案,為解決修路期間居民停車難問題,協調出免費車位10余個供居民停放;仁和社區運用屬地優勢,積極發動群眾、組織志愿服務、做好后勤保障;社區黨員群眾及時建言獻策,堅持全程參與、全程監督。從清理碎石、攪拌水泥到澆筑路基、平整路面,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歷時一個月,平坦筆直、干凈寬敞的水泥路就此竣工。
多方共管,確保長效管護
此次道路改造將居民心中的“堵心路”變成了通往幸福的“順心路”,后期市城管執法委和仁和社區將持續發力,開展綠化美化等“微改造”工程,讓路面不僅平坦整潔,更要煥新“顏值”,并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停車位,保障小區居民權益;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帶頭引領作用,發動居民群眾和志愿者組建“管護小隊”,定期開展路面清掃,共同參與道路維護,形成共治共管的長效機制。

一條便民路,一顆為民心。此次道路修繕工程,不僅為社區環境增添了一抹亮色,更拉近了干群關系,讓黨員干部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擰成一股繩。下一步,市城管執法委將繼續堅持以共同締造理念為抓手,夯實與群眾“共謀共辦”的基礎,鋪就黨群“連心路”,以實際行動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共同締造美麗和諧幸福社區。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