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市直機關“結對共建·共同締造”實踐活動,武漢公積金中心運用“五共”理念和方法,以為社區居民辦實事為著力點,積極推進共同締造提質提效,點亮社區居民幸福生活。
決策共謀 下沉單位和社區共商議
武漢公積金中心發揮下沉單位的作用,與對口包聯南湖街道水域天際社區黨組織就推進共同締造工作展開溝通并結對。下沉黨員干部通過入戶走訪、微信征集、座談對接、聯席會議等多種方式,精準把握社區居民需求,積極搭建群眾參與共商的載體平臺,帶動居民群眾共同議事協商,就改善小區環境、改造公共空間、解決安全隱患等方面為社區建設獻計獻策。
發展共建 社區“微”更新“更”出幸福感

武漢公積金中心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聯合社區實施“微規劃”“微改造”,與社區共同打造“益心共創亭”、“益家連心廊”和“益生活廣場”多元一體的陣地,實現一陣地一特色的活動陣地新格局。同時,依托“三益”陣地,設立共享書屋、快樂親子園、共享(社會)工作服務站等,不斷完善居民家門口的“小微空間”,辦好“微實事”,用小變化、小改善、小更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建設共管 資源和力量雙下沉社區

武漢公積金中心將本單位資源清單與社區需求清單相匹配,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社區、選派干部掛職社區副書記,促使更多資源和力量下沉對口包聯社區。針對居民關心的公積金政策,上門宣傳并給予細致解答;對居民反映的安全問題,廣泛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小區安全公約;面對居民反映的電動車管理問題,為小區增設一處停車棚供居民電動車停放充電......武漢公積金中心資源和力量雙下沉,服務社區居民效能進一步提升。
效果共評 探尋社區治理新路徑
武漢公積金中心協同社區黨組織積極搭建三方聯動會議等議事協調平臺,健全社區治理體系,及時公開社區各個事項決策。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評選活動,與社區居民共同研究制定益心共創亭公約、青少年社會實踐公約、志愿者積分兌換制度、“黨員接單”等多項機制,探尋社區治理新路徑。在武昌區“共同締造 下沉有我”系列評比活動中,武漢公積金中心出資共建的社區“益家連心棧”項目榮獲“十佳下沉共建項目”。
成果共享 創造和諧美好幸福生活
通過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武漢公積金中心攜手居民志愿者,成立“益心為民”便民惠民志愿服務隊、“益家親”愛伴成長志愿服務隊,持續深入“益”服務,志愿服務隊力量不斷壯大,扎實辦好民生實事,讓更多居民共享共同締造帶來的和諧美好幸福生活。為感謝武漢公積金中心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所做的貢獻,社區送上了手工制作的武漢公積金中心政務IP形象“江小金”創意畫作,希望大家能像“江小金”頭頂這只寬闊的手掌一樣繼續攜手共進,傳遞溫暖。
武漢公積金中心將持續落實資源和力量下沉社區工作,以城市社區治理為切入點,深化結對共建工作成效,進一步拓展共同締造“惠民面”,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匯聚強大動力。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