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檔案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開展實踐活動,圍繞群眾關心的重點和難點下基層調研20余次,加強“三張清單”動態管理,4次召開館務會對問題的收集和辦理情況進行研究,梳理明確7個問題清單,確定14個任務,并狠抓落實。現已解決2個問題,完成7個任務。
一是找準民生需求,解決實際困難。召開查檔對象座談會,館領導班子與查檔群眾面對面,一起找問題、尋對策、解難題。針對民生檔案查詢這一“剛需”,建立健全民生檔案接收長效機制,將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勞模檔案、復轉軍人檔案等民生檔案優先接收進館,進一步提升檔案信息化水平,加大民生檔案服務群眾力度。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已為110余名群眾找到報到證,為他們辦理退休手續、提拔晉升提供依據;為100余名復退軍人找到安置檔案,幫助其進行退伍軍人登記、享受軍人優惠政策。
二是保持密切聯系,助力企業發展。加強與10家包聯企業、6家對口聯系企業的溝通聯系,通過實地調研,定期電話、微信聯系等方式,宣傳惠企政策,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建立企業幫扶臺賬,將收集到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做好問題跟蹤督辦。當得知武漢長盈通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新任檔案員專業能力不夠,檔案整理需要規范等問題后,市檔案館主動上門提供檔案業務咨詢服務,并幫助企業參加檔案員上崗培訓班。
三是用心用情用力,參與基層治理。深入后湖街道、倉埠街道、東方社區、海賦社區,了解群眾所需所盼。向后湖街道提供3萬元資金,用于推進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針對東方明珠小區業委會選舉難度較大的問題,組織14名黨員和青年干部,利用休息時間上門入戶組織投票;針對社區獨居老人生活比較困難的情況,組織黨員捐款購買物資,由館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看望5戶困難老黨員和群眾;針對居民需要黨史教育場所的問題,采取在竹葉苑小區制作黨史宣傳欄、邀請20余名青少年參觀檔案展等形式提供黨史教育平臺。同時,要求黨員干部落實“雙報到雙報告”要求,積極參與單位對口東方社區疫情防控147余人次;到居住地社區開展認崗、認事、認親等服務,完成社區服務205次,600余小時。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