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水務局黨組第一時間動員部署,緊盯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問題、基層單位服務能力問題,持續落實“四聽取”“四必訪”“雙報到、雙報告”,精準掌握群眾和企業最真實最客觀的需求,以堅強的決心、務實的舉措,舉全局之力,千方百計推進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漬水點整治、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農村飲水安全等問題,真正把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務實舉措和現實成效。
漬水點大民生,守護好市民群眾的“出行安全”
結合監測系統、網絡平臺等技術手段梳理情況,組織黨員干部下基層實地調研,深挖查細基層末梢漬水點,將群眾反映強烈、亟須整治的29處重點漬水點納入年度“民生實事”,加力推進整治,全力守護好群眾的“出行安全”。搶抓汛后及冬春有利時機,上足設施、防搶結合,克服協調難度大、管線復雜、施工斷面狹窄、地質條件差等諸多困難,特殊點位采用搭建隔音棚、頂管施工、多部門聯合協調等方式,至目前,已完成易積水點集中整治26處,落實積水風險點“一點一策”100處。此外,全面完成黃陂區盤龍城泵站等10項重點防洪排澇工程,新增外排能力169立方米/秒,完成管網清淤疏浚5000公里,維護各類排水井40余萬座。加大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力度,上半年累計完成混錯接改造877處、缺陷修復1613處、地塊單位雨污分流163個,占年度計劃54.7%。全力推進沿江歷史風貌區排水設施更新改造,運用紫外光固化非開挖技術,抓住雨后晴好天氣,全力推進沿江大道、黎黃陂路、建設街、大智路、三陽路等9條重要排水管道修復。市排水泵站管理處、市水務執法總隊等局屬單位發揮專業優勢,大力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帶解決方案,帶改造項目,分別為江漢區華安里社區、硚口區竹葉海社區修好排水管網,徹底解決了困擾群眾多年的積水難題。
表出戶水更清,保障好居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自我加壓,在前三年推進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的基礎上,將200處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納入領導班子下基層實踐活動“三張清單”,會同市發改、財政、規劃等多個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制定印發《關于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的意見》,開通綠色通道,集合各方力量,統籌推進落地實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組織小區黨員觀摩已建成項目現場,召開宣講會、答疑會、懇談會,積極解決轉壓站用地、用電保障,以及施工現場協調等難題。搭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泵房遠程監控平臺,實行“遠程監控、實時監測、無人值守”職能專業化服務管理,推進末梢水水質信息公開,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目前,二次供水改造200處積極推進,已確定年度任務清單和點位,審批立項等工作正抓緊推進。
有水喝喝好水,服務好新時期的“農飲安全”
將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推進新時期“新農飲”工作的重要抓手,系統謀劃,多點發力,推動實現從“有水喝“到“水夠喝”再到“喝好水”的轉變,致力交出農村群眾滿意的民生答卷。堅持“以大帶小”,規模以上供水工程或城市水廠實施通過管網延伸工程向周邊鄉村擴大覆蓋范圍。現場督辦,倒排進度,細化措施,加力推進《2022年省級重點實事項目清單》中涉及我市的江夏區紙金公路給水管網改造工程和蔡甸區農村安全飲水供水加壓站及管網新改建工程,切實保障從水源地到供水企業再到水龍頭的全過程安全。截至目前,江夏區紙金公路給水管網改造工程現已完成工程量80%,預計今年8月底前完工;蔡甸區農村安全飲水供水加壓站及管網新改建工程已完成70%,預計今年10月底前完工。兩項工程完工后,將惠及約22萬人。
接外線零收費,打通工商用戶的“最后一公里”
一切從辦事企業獲得感出發,一切從利企便民滿意度出發,始終踐行水務行業“小小窗口滿滿服務”的承諾,進一步優化企業獲得用水辦理環節,實行供水報裝“一站式服務”,讓企業群眾用水更方便、更省心、更快捷。對工商用戶2021年3月1日后取得城市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建設項目,免收外線接入工程費用,由自來水公司融資籌資先行解決。對工商用戶建筑紅線內的安裝工程,由企業自主選擇具備安裝資質的單位完成施工,對委托自來水公司獲得用水的安裝工程,安裝收費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文件編制工程預算,經企業確認后,只收取工程直接費和稅金(企業可自行采購相關材料)。截至目前全市供水接入外線工程對工商戶費用免收項目共106筆,免收金額達765.71萬元,全力確保新開立工商戶用水無憂,最大程度地釋放市場活力和動力。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