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緩解融資“難慢貴”難題,市財政局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著力點,不斷豐富方法手段,創新工作舉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實發揮財政金融服務職能,盡最大努力讓中小微企業活下來、留下來、強起來。
一是加強政策研究。2021年武漢實施新一輪紓困專項貸款政策,為將政策落實落細,真正惠及企業,市財政局認真研究制定財政貼息支持政策,明確支持對象、標準、方式等內容。同時,組織制定政策性融擔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以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發揮政策性擔保和紓困貼息作用,讓更多企業獲得支持。二是加大調研力度。“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為了將融資擔保服務做優做強做大,市財政局多次深入武漢市融資擔保公司開展調研,支持其陸續上線“再擔稅金貸”“國擔快貸”“善擔貸”等產品,發展合作銀行,覆蓋全市各區市場主體。三是加強服務對接。為積極打造政府服務企業融資對接平臺和線上貸款模式“雙系統”,破除“融資慢”,市財政局組織相關部門整合政府大數據資源,優化企業融資對接服務,通過政銀擔企線上對接,為企業提供融資及紓困政策兌現“一站式”服務,引導銀行依托服務平臺,簡化申報流程,優化評審模式,推出線上貸款,讓小微企業足不出戶獲得小額信用貸款。四是加強審批時效。為落實全市“高效辦成一件事”行動部署,為企業高效快速辦成事、辦好事,市財政局提出“1小時響應”制度,通過政府服務平臺高效審定企業紓困資格,實時反饋融資結果。五是加強紓困支持。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實現貼息與擔險“雙管齊下”。為實行貸款財政全貼息和風險財政全分擔“雙驅動”,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貴”難題,市財政局對納入紓困支持名單企業的貸款給予貼息,對各金融機構開展政策性融資擔保、融資擔保貸款、線上信用貸款業務產生的實際風險損失給予補償,引導“金融活水”為企業紓困解渴。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