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審計局黨員在劉家廟小區居民樓頂檢查防水改造情況。
市審計局供圖
審計機關依法履職,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審計干部“出門辦公”是常態。黨員常年分散各處,如何將黨員力量擰成一股繩?面對難題,市審計局勇于破題,拿出辦法——把黨組織建在項目點上。
近年來,市審計局不斷深化發展“審計組+臨時黨支部”黨建品牌,以黨建為抓手,在服務中心、保障民生、支持城市建設與發展方面積極出力,干出實效,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審計項目開展到哪,黨建工作就拓展到哪
“審計項目開展到哪,黨建工作就拓展到哪。”對于“審計組+臨時黨支部”,市審計局金融外資處負責人何志武這樣描述。
2016年,市審計局開始探索“審計組+臨時黨支部”黨建模式。當時,市審計局機關黨委明確提出:審計項目開始時,應視審計組黨員和執行審計任務的實際情況設立臨時黨支部或臨時黨小組。
審計項目啟動了,一個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小組也在被審計項目上成立了,開展理論學習、組織生活活動等工作也都在項目上開展,黨員們不在原單位,黨建工作仍然抓牢抓實在日常。
5月初,隨著老舊小區建設項目專項審計調查工作拉開序幕,市審計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處負責人吳震雄將項目審計組與項目臨時黨支部同時成立,他既是項目組長,又是支部書記,帶領7名黨員投入工作中。
“老舊小區改造是造福民生、事關群眾利益的大事,要確保每分錢都用好用對。”吳震雄多次與支部黨員交心談心,喚醒黨性意識,激發干事熱情。
市審計局機關黨委要求,審計項目進點前,審計組臨時黨支部書記或黨小組長簽訂“一崗雙責”目標責任書,開展廉政談話,強化黨員干部“四個意識”、廉政意識。
審計項目點上建起的臨時黨支部明晰黨員、崗位職責清單,結合審計工作,適時組織黨員干部,開展理想信念、廉政文化等黨性教育活動,嚴格黨建工作考評倒逼黨員責任上肩,同時規范“三會一課”制度。臨時黨小組成員的工作表現、審計任務完成情況將作為“七一”表彰和年度考核評比的重要依據。今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市審計局把“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貫穿黨員學習教育全過程。
團結在黨旗下、項目中,黨員們當先鋒作表率,激活一支隊伍。
在“菜籃子”建設工程資金績效審計項目上,項目臨時黨支部4名黨員帶領10人團隊投入6個專項資金、千余小項目的審計工作中。在江夏區審計期間,審計組組長、黨員王婉以身作則,克服腰間盤突出病情加重的疼痛,帶領小組全員駐項目點連續奮戰18個晝夜。
“項目上的臨時黨組織如同一支鐵打的隊伍,大家作風頑強、團結一心!”市審計局農業農村處負責人周煬感慨。
■與被審計單位攜手開展黨員活動,黨建共抓共融凝聚起發展合力
黨建共建,同心共為,不僅凝聚起強大合力,還搭起心靈契合的橋梁。審計工作查出問題,督促整改,如何與被審計單位消除對立,保持融洽?與被審計單位黨建共抓共融,“審計組+臨時黨支部”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日前,何志武帶領市審計局金融外資處黨支部黨員與被審計單位、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黨支部共同開展黨員活動,一同前往革命圣地紅安學習。一路上,大家共同論初心、談感悟,心與心更近了。“主動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發展大局是金融企業應盡之責”,市審計局的黨員們適時宣講國家金融政策,增強了企業的責任意識。
有好的政策,中小微企業能否真正受益?企業獲得紓困貸款還有哪些堵點?目前,針對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落實與財政紓困資金落實使用情況,市審計局金融外資處黨員分組投入審計工作。審計中發現,有些金融企業對國家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執行不到位、偏離主責主業、擔保費收取偏高,增加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影響營商環境的優化。
“發現問題促整改,生硬說教不如‘溫情溝通’更管用。”何志武深有感觸地說。在面對面溝通中,審計干部與被審計金融單位拉近了距離。“如同良師益友,審計局黨員們幫我們建章立制、規范經營,為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某被審計金融機構負責人感嘆地說。
市審計局機關黨委要求,審計項目臨時黨組織應積極與被審計單位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幫助被審計單位更好地健全完善機制制度,規范管理,更好發揮審計工作的建設性作用,推動執法更規范化。黨建共建后,審計干部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引導被審計單位自覺遵紀守法,過程更順暢,氛圍更融洽。既展現審計執法監督的剛性,又體現支部共建共享的韌性。
■堅強的“堡壘”凝聚起強大戰斗力,黨員作風過硬勇挑重擔
項目點上的黨組織是臨時的,但堡壘的戰斗力卻無比強大,激起黨員先優意識、創新活力。黨旗下,黨員們作風過硬、勇挑重擔。
“民生無小事,審計要再細一點。”工程質量監督到不到位直接關系老舊小區改造效果,為監督到位,市審計局駐項目臨時黨支部黨員們把家安在了項目點上,還經常駐守工地,盯著項目看,有時還需要爬腳手架、用上自拍桿拍攝,取得第一手審計資料。
頑固違建影響頂樓防水施工效果,外墻膩子工藝不到位留下滲水隱患,這些問題被黨員們發現了,提出了,也協調部門整改了,僅長江委劉家廟小區就拆除頂層違建近10處。
5月22日晚,武漢東站項目附近的一間經濟型酒店房間內,市審計局駐武漢東站審計項目臨時黨小組成員還在這個“臨時工作間”里忙碌,他們在電腦滿屏的密集數據中,尋找著建設施工安全隱患和漏洞。5月6日,武漢東站建設審計項目正式進點,項目臨時黨小組成立時,黨員們即達成共識:面對武漢重大建設工程,一定要創新思維、提升能力,才能有效審計促規范建設。
“火車站建在地鐵站上,怎樣的施工標準才能確保地下交通安全?”項目臨時黨小組成員主動思考,積極應對,大家在網上搜索工程信息、建設資料,認真比對,核實數據,還與市審計局計算機處積極對接,提出數據分析方案,在大量比對、核實中發現問題與漏洞,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以致經常視線模糊、眼花疲勞。
火車站建設工程龐大、技術環節繁雜,為了確保審計到位,黨小組成員提出,要當“跨界行家”,主動補充車站工程建設知識,學習大數據分析技能。
這些年,黨建跟著項目走,項目臨時黨小組組長季勤感受很深:“大家團結在黨旗下,銘記身份、團結一心,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