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訊(記者呂映雪)“中國的英雄城市不少,但武漢是涵蓋多個領域的全能型英雄城市。”9月19日上午,2022年第六期方志講堂暨市直機關工委第六期“機關大講堂”在新長江傳媒大廈舉行,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羅福惠以“武漢:英雄城市的歷史和開端”為主題開展講座,講述“英雄城市”的特質及歷史由來。
羅福惠說,通過長期的歷史積淀,到20世紀來臨前,“英雄武漢”有如下性格特征:博大包容的襟懷;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生存意志;追求發展的進取心;文教事業進步,學習能力逐步提升;從商業城市到工業城市,培養了人們的契約精神和合作習性;抗拒不合理的壓迫的斗爭精神。武昌首義后,武漢成了率先挺身而出、推翻兩千年來專制王朝的英雄城市。
“進入20世紀,由于民族危機加劇,孫中山先生等仁人志士的革命理論深入傳播,武漢民眾的思想狀況迅速得到升華,從追求一己一家的生存發展提升為追求民族和國家的生存發展;從學習先進知識理論到投入實踐實行;從追趕到敢為人先。”羅福惠說,1912年4月12日孫中山來到武漢,經過武勝路到江漢路英租界這一段繁華市區時,只有一片荒涼的頹墻碎瓦。但三年后,漢口市區就逐漸恢復了生氣。英雄城市的韌性和頑強的生命力,讓國人為之佩服。
羅福惠說,中國的英雄城市不少,有的在革命戰爭年代曾發生過有影響的英勇戰斗,有的在和平建設年代在生產和科技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獻,有的因抵御自然災害為人矚目,有的因社會風氣良好,好人好事、見義勇為層出不窮而獲得贊譽。但由于地理環境、城市體量和歷史機遇等原因,武漢是涵蓋多個領域的全能型英雄城市。
“聽了羅教授的講座,十分受益。我對自己的家鄉武漢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不虛此行,方志講堂我參加過幾次,每次來都有收獲。”現場觀眾紛紛點贊。
據了解,2022年方志講堂系列講座主題為“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由市地方志辦和長江日報聯手打造,今年將舉辦10期,為奮力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全面開啟武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貢獻智慧力量。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