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西湖區金銀湖街道碧海社區常年活躍著一支300多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中間有不少是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
長江日報記者喻志勇攝
長江日報記者鐘磬如黃征
5月26日,我市召開全市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會。全市黨員干部紛紛表示,要準確把握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抓住關鍵、結合實際、推進落實,努力做到下基層身入心到、察民情全面精準、解民憂務求實效、暖民心主動及時,確保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守初心擔使命
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中國共產黨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在基層第一線傾聽青年聲音、解答思想困惑、汲取工作智慧。”團市委組織部(機關黨委)二級主任科員熊佳星表示,她將在幫助青年就業創業、助力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服務“雙減”工作、傾力幫助困難青少年成長發展上持續發力,讓青年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干部彭勁是機關事務管理戰線的一名新兵,經過半年多的工作實踐,他深刻領會到“機關事務無小事”的深刻內涵。“身處機關事務服務保障最前線,細節決定成敗,要做到精細管理、精良保障、精心服務,就必須到服務對象身邊去。”他表示,要切實踐行“靠前服務早一點,應急保障快一點,日常工作細一點”的“三點”工作法,著力在基層第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錘煉黨性。
■下基層察民情
解決群眾困難問題
黨員干部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深入基層一線發現矛盾問題、傾聽群眾呼聲、汲取群眾智慧、解決實際問題,要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把群眾的所思所憂所盼轉化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效果清單,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要深入一線,及時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事。”市房管局物業處一級主任科員田杰說,今年全市計劃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50個,截至目前已開工288個。他表示,接下來將堅持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我們要走到群眾中去,用心用情、聚焦聚力,解決好群眾關切問題,改出居民幸福感。”
“我們要盯緊群眾關心的醫療保障問題,著力破解發展不充分、機制不健全、待遇不平衡等問題。”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黨員干部鐘儀說,我市職工醫保參保人數已超過540萬,但因未建立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普通門診費用一直由個人負擔,參保群眾對進一步減輕門診就醫負擔的呼聲越來越高。鐘儀表示,下一步將把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作為惠民生、解民憂的重要工作,科學測算,合理設置待遇標準,盡快實施職工醫保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切實減輕群眾門診就醫費用負擔。
今年民政局將推動建設20個街道綜合體、建成3000張家庭養老床位和完成200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適老化改造,助力打造“以養老機構為骨架、街道養老綜合體為支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為結點”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互補的設施骨干網,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轉作風保落實
以實際行動暖民心
要確保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就要聚焦群眾身邊的小事實事,用“小切口”推動“大變化”,也要著力提升基層服務群眾水平,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堅持群眾滿意標準。
小而美的武漢城市書房,讓書香飄到市民“家門口”。今年3月,市文化和旅游局進一步推動城市書房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助力構建“12分鐘文化圈”。武昌區圖書館館長王莉曾參與武昌區首個城市書房的建設工作,在區文旅局的指導下,她下基層參與收集各方意見,深切了解到大家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她表示,接下來將持續助力打造武昌區第二家城市書房建設。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駐黃陂區羅漢寺街道伏東村工作隊隊員陳典香已駐村快兩年,連日來,他和工作隊隊員們忙著推動村里100畝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提質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在走訪中,村民反映灣里的土地利用率不高,增收渠道不多,我們就想著盤活村里土地資源,幫助更多的村民就近就業,此外還能獲得土地流轉收入,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我們把市民游客對公園的期許作為工作的方向、目標,除了做好每月定期的‘公園主任接待日’,還要主動深入公園周邊社區,深入市民游客,了解他們的想法,切實滿足合理需求。”市園林和林業局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張海磊表示,今年,該局利用公園綠地建設100處體育設施,同時增設更多的兒童游樂等服務設施,方便市民能就近遛娃和開展健身運動。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