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早上,“沒有做核酸的居民趕快下來做核酸集卡片。”身穿紅馬甲的武漢市委統戰部黨員徐文浩拿著喇叭熱情地喊著,聽到聲音的居民不一會兒就自覺排成了一條隊伍。
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武漢市直機關1萬余名黨員干部職工“雙下沉”,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武漢跑出“加速度”。
熱情服務 用辛苦換來“幸福指數”
年初,武漢一度出現疫情。市直機關迅速啟動常急轉換機制,第一時間組織黨員突擊隊到對口社區支援。
武漢市財政局迅速組織信息中心網絡科“青年文明號”馳援。青年干部們來到社區換上防護裝備后,就進入封控區域開展防疫工作。他們有的穿梭往返于封控區和隔離區,為居家隔離的居民轉運生活物資;有的配合社區做好出入口值守,布置防控設施;有的深入高樓門棟,逐層逐戶,敲門宣傳,引導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為居民排憂解難。
“對口我們社區的市財政局經常會主動跟我們聯系,伸出援手,讓我們非常感動。”江岸區西馬街黨總支書記付樂感慨地表示。
“社區同志你好,我是同鑫花園小區居民,我家煤氣沒有了,送煤氣師傅不能進小區,煤氣瓶怎么更換啊?”2月23日上午,一臉愁容的徐爹爹焦急地問道。這時,正在社區門口值守了一天的武漢市鍋檢所第三支部書記徐亮主動說,“讓我去,我是干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的,換煤氣瓶我在行。”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他帶著氣瓶來到居民家中,不一會就完成了氣瓶更換,更換完后,他又默默來到小區門口繼續值守。
此外,武漢市直機關黨員利用休息時間,到居住地“認崗、認事、認親”,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協助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等。
常態下沉 服務群眾“零距離”
常態化下沉機制構建起來后,黨員干部們走出機關大院,利用業余時間,主動認領服務崗位、認領群眾微心愿、參與社區服務團隊,面對面傾聽呼聲,直接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江岸區花橋街道惠濟一路6號老舊小區的下水道管網老化,一遇下雨就污水橫流,嚴重影響居民生活。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后,迅速與社區負責人聯系,尋求解決方案。武漢市委黨史研究室決定立即組織專班,聯系相關施工單位,出資對該段下水管道進行全部更換。“五一”期間新的下水管網建成并投入使用。
黨員干部既要能沉得下去,更要能動得起來。武漢市民政局下沉黨員協助武昌區江零社區建立“五社聯動”平臺,發動社工、社會組織積極分子共同參與防控,并通過定時巡視卡點、記錄防控需求、協助社區實時反饋防控重點信息等工作,實現了社區、社工、社會組織三社齊動。
近來,市直機關各單位積極推動支部包保小區,完成“三個一”事項1800余件,簽訂共建項目1300余個,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黨旗護航 守護一城“煙火氣”
疫情防控不放松,經濟社會發展不止步。武漢市委市直機關工委部署開展“‘四抓四促’提效能全力以赴續精彩”專項行動,推動市直機關在思想破冰、補短強弱、服務基層、轉變作風等方面積極作為,共同守護滿城“煙火”。
武漢市商務局黨員們就如何紓難解困提振消費信心暢所欲言、深入交流。該局黨組根據黨員們的建議及時研究啟動“春潮型動·炫彩江城”消費季活動。活動期間,共有150余家商超、商業綜合體和重點商貿企業,3000余家品牌連鎖門店,聯動開展320余場特色促消費活動。
據統計,“五一”期間,全市實現網絡銷售額45.5億元,同比增長13.4%;五大零售集團日均客流量、日均銷售額較清明假日分別上升6%、39.98%。
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存在進貨貴、銷貨慢、招工難、流動資金匱乏等問題。武漢市地方金融工作局黨員干部主動作為,緊緊通過靠前、貼身、精準的“店小二”服務,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在漢企業。
“公司經營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幸好你們送來‘及時雨’。”武漢國美電器公司運營總監劉芳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表示感謝。原來是該局金融一處黨支部了解到公司面臨運輸和資金困局,迅速爭取相關部門為企業增加辦理疫情防控期間的車輛通行證、申請總部銷售支持政策、幫助企業開展家電補貼專場福利等活動,為公司解決了運輸和銷售難題。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