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推動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身邊。
實地調研脫貧村“急難愁盼”問題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為村民安裝路燈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市直機關工委積極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辦實事、解難題,對口幫扶脫貧村工作勁頭不松、力度不減,扶上馬、送一程,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今年初,工委領導班子到黃陂區羅漢寺街道伏東村開展實地調研,在走訪中了解到村民夜間出行不便的情況,第一時間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共同研究,決定撥付幫扶資金20萬元用于安裝光伏照明路燈,計劃在4個灣安裝路燈80盞。此后,工委領導班子多次對項目建設進行研究部署,要求駐村工作隊積極配合村“兩委”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制定實施方案,科學選址,確保全覆蓋、無死角,確保最大限度發揮效益,方便群眾生活。
經過緊張的施工,目前劉見三、劉大堰兩個灣安裝了40盞路燈,另外兩個灣的路燈正在安裝。伏東村黨支部書記黃正國說:“這次我們特意選用了光伏照明路燈,利用日照進行發電,可以自由控制開關時間,既節能環保,又方便了后期管護。”
劉見三灣的熊光淑老人說,以前灣里沒有路燈,到晚上漆黑一片,很多村民想出門健身、散步很不方便,“現在路燈裝好了,晚飯后出去鍛煉,亮堂多了”。
市水務系統黨員帶頭馳援鄭州
讓黨旗在救援一線高高飄揚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武漢市水務系統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黨員干部的必修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把黨旗插到了搶險一線。
河南災情發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安排下,7月21日下午,市水務系統快速反應,選派骨干力量組建湖北武漢支援河南鄭州排水搶險救援隊。108名隊員中黨員人數過半,救援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火速趕赴鄭州搶險救災。在駐馬店高速公路服務區,臨時黨支部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會議,研究制定了工作紀律,號召黨員沖鋒在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排水搶險任務。
救援隊于7月22日凌晨抵達鄭州,面對高溫酷暑、臟水臭氣,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勇挑重擔,排澇戰士們日夜奮戰,16臺“龍吸水”抽排設備一刻不停全力抽排。56歲的陳秋明是新洲區市政工程公司的排水技術能手,在鄭州連續奮戰48小時后,他結石病復發終于支撐不住被隊友送去醫院,打完針后又立即趕回現場;36歲的黨員廖慶生是武漢市排水泵站管理處前進路排水泵站副站長,他和隊友連續奮戰60多個小時,以平均每天一個點位的速度,成功打通鄭州的未來路隧道、緯四路、紅專路隧道等重要路段交通瓶頸。
在排水搶險救援過程中,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攻堅堡壘作用,根據搶險進程統籌調度、分配任務,全力攻堅重點部位。同時強化隊伍工作紀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明確請示報告等相關制度。此次搶險,救援隊完成全部抽排任務順利返回武漢。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