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鐵洪山小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原來的租賃樓回收改建成康養中心。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 供圖

市工商聯與市中院召開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 供圖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內容,組織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立足本職工作,推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切實擔負起“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核心任務,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市房管局“紅色工作隊”下沉社區
助力300個老舊小區改造
“小區環境變好,更寬敞了,我們的心情也更舒暢了。”家住江漢區新華街道郵三社區郵電小區的王大姐心里樂開了花。今年以來,市房管局下屬的武漢市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扎實開展全市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作,郵電小區經過改造,困擾居民多年的設施設備陳舊、基礎配套不足等問題徹底解決,目前還有物業公司接管提供服務、24小時安保管理,小區環境明顯改善。
今年,武漢市將確保完成300個老舊小區的改造目標任務,惠及群眾10萬余戶。市房管局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切實轉化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動力和成效。
在市房管局的牽頭領導下,市物業管理事務指導中心科學編制完善改造計劃,擬定實施意見和技術導則。除強化日常督導檢查、每月定期到老舊小區改造現場督促抽查改造進度外,該中心還將10余名黨員組建為“紅色工作隊”,日常接受群眾咨詢,遇到疑難問題,第一時間聯合區局下沉社區,實地查勘解答,因地制宜解決居民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
蔡甸區蔡甸街道躍進社區機關小區居民提出水管滲漏、外墻脫落、地下管網排水不暢等“急難愁盼”問題,4月29日,“紅色工作隊”到該小區召開座談會,現場答疑解惑。“紅色工作隊”隊員張艷芳說:“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改什么群眾說了算,怎么改群眾參與出主意。”
在市區協同努力下,我市老舊小區改造正穩步推進,小區環境提升初見成效。
市工商聯與市中級法院建立溝通協作機制
合力做好法治“店小二”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今年以來,市工商聯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左右協調、上下聯動的法律服務,助力武漢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切實把“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落到實處。
今年3月,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市中院)與市工商聯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健全溝通協作機制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共同推動武漢市區兩級法院與市區工商聯建立溝通協作機制,推動糾紛化解、風險預警、訴求辦理的治理重心下移。
5月27日下午,市工商聯與市中院召開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8位企業代表就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發表意見和建議。隨后,市工商聯與市中院簽訂了合作協議,雙方約定,每年召開工作協作專題會議不少于二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不少于一次;每年組織企業家、企業管理人員參加典型案件庭審旁聽不少于一次。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民營企業生存的土壤,民營企業真的需要政府幫一下、扶一把。”武漢萬年青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萬年青說。
市工商聯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溝通與協作,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法治宣傳,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