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新洲區鳳凰鎮毛沖村
地址: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
教育基地類型:鄉村振興
教學主題:綠色產業發展示范、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層社會治理示范
教育資源介紹:
"毛家沖村位于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西北部邊陲丘陵崗地,距新洲城區14公里,1小時可達武漢市區。毛家沖村整合綠色產業發展示范資源、紅色革命傳統教育資源和基層社會治理示范資源,著力打造集情景教學、現場教學、專題教學、沉浸式體驗教學等于一體,典型突出、特色鮮明、品牌響亮的黨員教育培訓基地,于2022年4月獲評湖北省黨員教育培訓省級現場教學點。
一、綠色產業發展示范教學資源3個
1.亮新欣專業種植合作社。充分發揮黨支部、黨員致富帶頭人、返鄉能人的組織作用,成立亮新欣專業種植合作社,在撂荒林地上建成一座120畝經濟林生態種養高效模式展示園,構建7個農用大棚,引入設施農業,園內櫻桃番茄等優質作物長勢良好,充分釋放展示優質品種、先進農技的窗口作用,吸引多家企業、產業能人跟進種植,帶動脫貧戶及村民致富增收。
2.水生植物科普教學基地。集生產、采摘、參觀、科普培訓為一體的水生植物種苗基地,規模達100畝,每年可帶動50余名村民就業。利用水生植物特性,融入鄉村水環境綜合治理版塊,延長水生植物治理水環境產業鏈,形成穩定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體系,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美化鄉村環境,是鄉村水環境治理保護和綜合利用的典范。
3.點溪園古法紅糖小鎮。該教學點位由甘蔗種植觀賞區、古法紅糖加工區、野花組合觀賞區、有機花卉種植區、盆景區五個部分組成。規模225畝,年產值300多萬元,受益村民150多戶,人均年增收8500元,在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助力村集體經濟增長方面起到片區示范效應。
二、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教學資源3個
1.鳳凰革命烈士陵園
坐落于雷寨,郭崗,毛沖等三村的交界處,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占地面積1200余平方米,1990年修建,以紀念為鳳凰鎮革命老區犧牲的210多位革命英烈、革命先輩和仁人志士。幫助參訓學員了解、熟悉本地紅色革命史,感悟先烈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2.七方田黨支部活動舊址
位于毛家沖村歐家灣,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還原革命時期村貌,引入專業運營團隊,變舊址為舞臺、變學員為演員,根據七方田黨支部創建史為藍本創新打造《星火燎原》沉浸式體驗教學,讓學員在代入角色、參與歷史中收獲共鳴、砥礪初心。
3.紅色鳳凰展覽館
2021年8月建成,面積180平方米,采用圖片、文字說明和紅軍歷史珍貴物品的形式對革命歷史進行展示,由紅色記憶(覺醒篇)、紅色發展(奮斗篇)、紅色引領(振興篇)三個展廳組成,全方位展現了革命先烈前仆后繼、開展武裝斗爭的崢嶸歲月。
三、基層社會治理示范教學資源3個
1.黨員示范,組織領辦
建好用活“村‘兩委’+村灣小組長+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架構,以“黨員中心戶”掛牌行動為抓手,組織黨員在“共同締造”中掛牌亮相。從“開門一件事”到“上門辦件事”,堅持“村干部遍訪村塆、黨員中心戶結對共建”,入戶上門建立“三張清單”,精準掌握群眾“微心愿”“微訴求”。
2.黨建引領,三方聯動
成立“紅色物業”管理公司,建立“1+6”服務體系,采取“村干部帶頭、黨員示范、村民參與、脫貧戶受益”的模式,成立綜合、保潔、保安等6支服務隊,建立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方聯動”機制。
3.積分獎勵,共同締造
探索實行積分獎勵制,制定村民公約,設置“共享驛站”“愛心超市”,根據志愿服務時長、參與評比等獲取積分,兌換日常用品或物業服務。辦好毛家沖村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省級“樣板點”,引導群眾在農村小微項目中出資出力、投工投勞,共建“夢里原鄉·生態田園”。
四、合作共建教育資源
以武漢市優質培訓資源為依托,建立課程庫、師資庫。
1.市區黨校。與武漢市委黨校、新洲區委黨校加強合作,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大等內容,新洲區革命史等特色黨史資源開發專門課程,供參訓學員選學。
2.在漢高校。與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在漢高校加強合作,圍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村社會基層治理等內容提供選學課程。"
硬件設施:黨員宣誓場所,教室(會議室)3間,宿舍、餐廳、停車場等設施,教育機構占地面積約800平方米。
教學對接人:宋剛
接待規模限制:每次學習120人以內。
接待時間限制:無時間限制,需提前預約。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