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津書院位于武漢市新洲區舊街孔子河畔,是一個以千年問津書院為載體,以儒家傳統文化為主脈,以荊楚文化知識為底蘊,以高品質書院文化觀光休閑為主題的文化勝地。它的前身為始建于西漢淮南王劉安年間的孔廟,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唐代杜牧、宋代朱熹、元代龍仁夫等名儒學者均曾在此開壇講學,因此問津書院也被譽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明萬歷年間,湖廣巡撫熊尚文取《論語》“孔子使子路問津”典故之意,題“問津書院”匾額懸于儀門,始以問津書院名世。明清兩朝的中葉,問津書院講學活動達到了巔峰,被稱為“鄂東地區民間文人的搖籃”。民國時期,著名書法家張荊野主持募捐重修書院,并重題“問津書院”匾額。1933年黃岡縣在此設立學院,直到解放。
2002年,問津書院被公布為湖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新洲區啟動問津書院百年維修保護工程,歷時三年圓滿竣工。重修后的問津書院是一座三高六矮十三幢五十余間的宮殿式建筑群,占地3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恢復了“后廟前院”“上廟下學”的規制,成為向世界展現孔子文化儒家思想的圣地。
憑借陣地優勢及深厚的儒學文化教育資源,問津書院創新了集現場講解、專題教學、情境體驗等于一體的多元化學習方式,著力打造典型突出、特色鮮明、品牌響亮的黨員教育培訓基地,于2023年7月被授予“武漢市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問津書院特色展覽
一、新洲區清廉家庭建設教育示范基地
在新洲區紀委監委機關和新洲區婦聯等部門的支持下,問津書院充分挖掘了新洲區域內的清廉家風范例,并結合自身儒學教育圣地的文化屬性,搭建了新洲區清廉家庭建設教育示范基地,基地囊括兩部分展覽:儒家廉政文化展、清廉家風示范展。2022年,問津書院被省婦聯、省教育廳、省文明辦聯合授予“湖北省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儒家廉政文化展
儒家廉政文化展精心選取了“子罕以不貪為寶”、“一錢太守”等六個儒家經典廉政故事,向學員展現了儒家廉政文化的深厚,激勵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引清流,聚清風,揚清廉,做好新時代廉政文化的傳承人。

清廉家風示范展
清廉家風示范展采用圖片、文字說明的方式分別向學員展示了書香潤德——洪良品、愛黨愛國——涂長望、綠色環?!獎⑼骸⒕蠢蠍塾H——邵桃榮、清正廉潔——白水田、敬業奉獻——劉楚樵等六類清廉家庭事跡。力求以新洲區域內的清廉家庭范例,給廣大家庭以“崇德治家、廉潔齊家、勤儉持家、實干興家”的啟發;給黨員干部以“廉潔自律、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涵養官德”的啟迪。引導群眾涵養文明鄉風、清廉家風、淳樸民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
二、問津博物館

問津博物館
2021年1月,問津博物館申報成功并對外開放,系文物系統國有博物館,館藏明清時期陶器、瓷器、銅器等各類文物334件(套)。現設有“問津文史展”“室外構件展”“孔子圣跡圖展”。

問津文史展
文史展內陳列的是問津書院明清年間石欄雕遺存構件、碑記等,墻面上展示的是從《問津院志》中選取的部分內容,如歷代對問津書院有重要貢獻的先賢、大儒、名宦的簡介(劉安、毛寶、杜牧、朱熹、龍仁夫、熊尚文、蕭繼忠、余國柱、陳大章等),以及書院相關詩賦、歷史文化等。在文史展內,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黨員干部可以深入了解“孔子使子路問津”背后的故事,感悟“問津”之意,學習儒家積極入世的情懷。

建筑構件展
這里的展品均為古建筑石構件,其歷史年代以明清居多,有門框、石墩、時抱鼓、石礎、石柱、石欄板等,材質有青石質、紅紗石質、麻石質等。這些構件風格各異、紋飾豐富,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問津書院的建筑規制與規模,見證了問津書院的滄桑與輝煌。

清廉家風示范展
展館內為明版彩繪絹本《孔子圣跡圖》共三十六幅,作者和年代不詳,其內容主要取材于《史記·孔子世家》,亦兼采《孔子家語》、《論語》和《孟子》等,因事繪圖,緣圖配文,圖文并茂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跡,不但反映了孔子的偉大思想,而且能使世人知曉至圣先師的善德懿行、人文內涵,也表達了人們對孔子的崇仰之意。原作現藏于孔子博物館。
三、問津碑林

問津碑林
問津碑林是新洲區委、區政府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問津文化品牌,建設的一個重要文化項目。該項目于2019年9月啟動,2021年9月建成,2023年3月8號正式開碑,問津碑林占地面積1257平方米,立碑石共18通,分別為8通明清碑記篆刻,8通唐宋明清詩賦碑,1通由原中國辭賦家協會副秘書長李學文撰寫的《問津碑林賦》碑記篆刻,1通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女士撰寫的“問津”二字碑刻。其中6通由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吳和平刻寫。碑刻文選自清光緒版《問津院志》,系邀請全國著名書法家張旭光、劉洪彪、張建會等人書寫,再現了中國書法篆、隸、草、行、楷五大書寫藝術。
黨員干部通過參觀碑林,了解每一篇碑文背后的故事,既可以感受問津文化的源遠流長,也可以欣賞中國傳統的碑刻藝術。
四、相關遺跡

孔子橋

孔嘆橋

孔子山

坐石
黨員干部們可以通過實地參觀孔子河、孔嘆橋、孔子山、坐石等與問津文化相關的歷史古跡,以及以弘揚問津文化,傳播儒家思想為主題打造的問津碑林、以展示革命歷史為主題打造的“紅色旅游線”項目,感受問津書院深厚的歷史文化,及新時代對儒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體會兩千多年前孔子在此使子路問津的深意,以及孔子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入世情懷及仁愛之心,見賢思齊,將儒家思想和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教學保障
教學資源:有一間可容納60人的講堂、一間可容納15人的會議室,相關配套設施俱全;展覽內容豐富多彩,專職講解員共四名。
硬件設施:有停車場、黨員宣誓場所、教室(會議室),書院占地面積約5200平方米。
接待規模限制:每次學習60人以內。
學習預約
教學地址:武漢市新洲區問津書院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8:00-17:00(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預約方式:來電預約
聯系電話:027-86937339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