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位于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57號(原漢口日本租界中街89號),是全民族抗戰初期,中國共產黨設在國統區的公開辦事機構,同時也是中共中央長江局的秘密辦公地,被譽為“抗日烽火中的一面旗幟”。
1978年,根據湖北省委、武漢市委的決定,重新修復舊址,建成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并于1979年3月5日對外開放,葉劍英為紀念館題寫館名。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是武漢市唯一一家市直抗戰遺址類專題紀念館、國家三級博物館、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下轄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管理所三處紅色場館,三處舊址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館藏一級文物7件(套),國家二級文物1件(套),其他文物共計500余件(套),并對文物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保護管理與利用研究,以各類藏品為基礎,打造了多個原創展覽,出版了各類著作、論文等。
作為全面反映武漢抗戰歷史的專題性抗戰紀念館,武漢八辦紀念館充分利用館內紅色資源優勢,緊跟時代步伐,舉辦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展覽和形式多樣的社教活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武漢八辦紀念館對一樓基本陳列進行改陳,通過梳理館內近十年黨史研究成果、館藏文物以及形式設計更新,打造主題展覽《英雄城市 抗戰烽火——武漢抗戰歷史特展》,以嶄新的面貌獻禮抗戰勝利80周年。目前,該展覽已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陳列展覽推介名單,也是湖北省兩個入選展覽之一。
展覽以武漢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戰略支點為核心敘事,聚焦中國共產黨在武漢抗戰中的領導作用,通過“共赴國難”“中流砥柱”“大江洪波”“敵后抗戰”四個部分,凸顯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作用,展現武漢“戰時首都”和抗戰樞紐的歷史地位,彰顯“英雄城市”的精神內核與時代價值。

約400平米的展陳空間內,通過巧妙融合聲、光、電等多種技術手段,合理利用文物、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精心布置“展中展”、逐筆書法、互動抽拉裝置等展陳設施,重點復原“武漢獻金運動”、“生活書店”、“侏儒山戰役”等經典場景,打造重點突出、層次豐富、特色鮮明、觀賞度高、參與感強的精品展覽。如第二部分中流砥柱中,通過剪影還原毛主席在延安窯洞窗前撰寫《論持久戰》的場景,并采用逐筆書法重點展示“ 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的重要論斷。第四部分敵后抗戰中,通過場景還原結合動態投影的方式呈現侏儒山戰役,中部投影區域可播放侏儒山戰役視頻剪輯片,讓觀眾全面了解侏儒山戰役的過程及意義,下方為GRC仿真造景區域,利用仿真地面、植被、軍事物資等增強觀眾的體驗感。尾廳通過對稱式的布局,營造莊重大氣的空間,中心區域播放武漢抗戰視頻以及新時代九三閱兵視頻剪輯片,打造沉浸式觀影空間,右側結語墻則采用不同國家文字書寫的“勝利”以及國內各大報紙關于抗戰勝利的頭版頭條文字為背景,形成一組藝術文字墻。
此外,館內舊址復原陳列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并于2025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該復原陳列提升在充分保護文物建筑主體的基礎上,豐富物件擺設、提升家具陳設、優化陳列布展,對舊址一至四樓12間房間進行全面升級。總展覽面積約600㎡,展出實物近180件,復制文件近300張,以求最大限度還原舊址歷史風貌,增強舊址歷史信息,提升舊址觀賞性。
參觀指南
參觀時間:9:00-17:00 每周三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場館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57號
預約電話:027-82735576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