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聲就是命令,排澇高于一切”,每當強降雨來臨時,在武漢南大門偏遠僻靜處,總有一群人如臨大敵,他們蹲守在大堤上,實時監控水情,適時啟閉防洪閘門;他們堅守在泵站,積極組織力量,全力以赴抽排;他們聞令而動,緊急馳援兄弟單位設備搶修;他們湯風冒雨,汗水、雨水交織在一起,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湯遜湖流域排水“急先鋒”。
近年來,市湯遜湖泵站管理處黨支部不斷強化黨建引領,在市水務局黨組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緊密結合泵站排水防澇職能職責,將爭創“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主題實踐活動作為年度重點黨建任務抓牢抓實,探索總結了以“四心”修“四功”支部工作法,用實際行動更好地詮釋著基層泵站在防范化解洪澇災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擔當與作為。
先鋒隊創建工作情況

市湯遜湖泵站管理處黨支部立足城市排水防澇主責主業,圍繞先鋒黨支部創建目標,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理念,嚴格對標對表,把黨建的謀劃、引領體現在支部建設、基層一線排水防澇工作的方方面面。
礪初心,在搭建平臺、強根固魂上下功夫
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按照“黨建+業務”融合發展思路,實施“雙向列席”會議制度,壓實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直接責任、部門負責人主體責任,實現黨支部建設工作和泵站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共融互進,形成“一把手”靠前指揮,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的上下“一盤棋”工作局面。精心布設“黨建園地”宣傳欄、“廉政文化”警示牌、黨建文化“一面墻”等微陣地,在站區全方位營造濃厚黨建品牌創建氛圍。加大硬件環境的改善,對老舊廠房進行翻新,打造300平米集黨建、勞模工作室于一體的黨員群眾活動“一間房”。在泵房、變電站等生產一線開辟2處學習室、3個圖書角,開辦主題教育讀書班,定期開展心得交流,組織黨員干部參與先鋒黨員“一線講”。制定落實支部學習計劃,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強國等載體,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采取支委帶頭學、支部集中學、專家輔導學等方式“一起學”,引導黨員干部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鍛匠心,在作風能力、精益求精上下功夫
致力于打通作風上的“任督二脈”,當好基層泵站排水防澇的“行家里手”,教育引導黨員職工立足平凡崗位,用愛崗敬業詮釋泵站工匠精神,以砥礪深耕踐行排水防澇使命。一是抓住關鍵“創示范”。錨定年度排水防澇績效目標,凝聚“一條心”,打出協同作戰“組合拳”,設立排水防澇“黨員示范崗”3個,打造排水防澇“黨員示范班組”1個,全面實施“爭當排水先鋒 提升崗位效能”亮黨徽行動,積極參加“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活動。二是持續培訓“充滿電”。積極選取各崗位上的業務骨干上講臺,發揮業務小能手的引領帶動作用;今年以來,邀請水利專家教授、專業工程師到泵站講授新知識,傳授新技能,開展儀器設備操作流程及維護保養專項培訓30余課時,組織汛前汛后實操演練120余人次,提升干部職工實操能力。三是擰緊隊伍“安全閥”。圍繞排水防澇設備完好率和安全運行率雙100%目標,探索“黨建+安全生產”模式,將安全知識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內容,常態化開展“查隱患,促安全,黨員在行動”專項活動,讓黨員帶頭學技術、學安全、學管理,帶動車間、班組員工技術水平、安全意識、安全技能不斷提高。
強信心,在育人樹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
在日常管理、教育培養、比賽比武、考核評價上建立“全過程”成長體系,為基層泵站排水防澇提供人才支撐。一是“引人”。建立泵站人才和技術需求“雙目錄”,結合泵站發展實際需求,面向社會逐年公開招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充實到生產一線,公開招聘入職職工占比40%。二是“樹人”。樹立“學以致用”優秀榜樣,創建“魏林勞模工作室”,發揮勞模引領示范作用。三是“育人”。組織干部職工參加“科技活動周”活動,撰寫科技論文,展示科技“絕活”,爭當泵站技術“實力派”。每年堅持組織開展2輪次技能比武,采取“技能實操+業務訓練+思想交流”等形式,為青年干部選配“業務+思想”雙師傅,將排水防澇專業知識、泵站運行維護技能、政治思想教育進行融合,以賽促學、以學促練、以練促用。四是“用人”。把每一次黨建活動,都作為“崗位大練兵”的重要平臺和培訓實踐機會,努力培養政治過硬、業務精湛年輕干部。深刻把握人才競爭與人才優勢要求,開展黨務、業務交流輪訓,累計向市水務局機關推薦選派年輕干部6名,讓年輕干部擁有更多的交流、鍛練、實踐機會。
暖人心,在激發活力、為民服務上下功夫

從泵站發展所需、社區所憂、群眾所盼的問題入手,以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為出發點,搭建“主題黨日+”為民服務平臺,激活“紅色細胞”,把黨的建設融入到業務工作、服務基層群眾的各個環節。一是開展“主題黨日+泵站開放日”“主題黨日+送法下基層”活動。一方面把社區群眾請進泵站與黨員干部、機電設備“零距離”接觸,讓居民群眾更加理解支持排水防澇工作;另一方面,在社區舉辦排水防澇知識講座,把排水防澇知識、湖泊保護法規知識送進社區,提高居民群眾排水防澇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避險自救應對能力,受益群眾3000余名。二是持續推進“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通過“黨建+服務”,組織黨員先鋒隊深入社區、鄉村振興幫扶點開展幫扶活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安全用電進萬家活動2次,為居民更換燈泡20余個,檢修線路100余米,開展清潔家園活動5次,慰問社區低保戶、困難黨員11戶,維護灌溉水利設施1次,采購農戶農產品一批,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三是開展“助百企大提升、訪千企走萬戶”活動,組織干部到企業,面對面了解企業發展存在的痛點、難點,進一步加強援企政策宣傳、解讀和落實,扎實為企業辦好事辦實事。
成果及成效

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排水防澇一線。市湯遜湖泵站管理處黨支部致力于黨的基層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對標五星黨支部標準,圍繞“四抓四促”提效能,嚴格落實防汛排澇責任制,全力以赴、精心組織、科學調度,以強有力的措施應對流域多輪降雨集中期的大戰大考,確保沿線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黨建引領進一步深化
通過“新時代英雄城市先鋒隊”創建,全面推進“黨建+”工作模式,把黨建與安全生產、人才培養、排澇能力提升等結合起來,同時,組織支部黨員、優秀團員、年輕職工代表采取自己找、上級點、群眾評等方式,對標群眾期盼,推進問題大排查、大整改,使泵站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泵站黨建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力爭創市直機關先鋒黨支部,努力打造排澇先鋒隊,守好武漢“南大門”。
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
依托先鋒隊創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優勢,開展思想破冰大討論,融通了各部門之間的業務柵欄,扭轉了過去各管一處、自說自話、感覺良好的狀況,進一步推進了泵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通過制定完善目標職責、制度化管理、教育和培訓、現場管理、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處理、應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續改進等八大要素,形成《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安全操作規程匯編》和《應急預案匯編》三大體系,落實現場安全措施整改22件。2022年11月,湯遜湖泵站管理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通過專家組評審,12月在省水利廳官網公示,圓滿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二級達標取證工作。
隊伍活力進一步迸發

持續開展“樹先進典型 做道德模范”活動,挖掘先進典型、宣傳先進典型,全面深入抓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魏林事跡、武漢市最美排水工事跡、“工人先鋒號”班組宣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作風紀律嚴的防汛排澇先鋒隊。拍攝“中國夢 勞動美”宣傳片,結合泵站一線職工日常工作實際,宣揚工匠精神,展現勞模風采,解鎖神秘的“泵”中世界,黨員示范、帶動、輻射作用發揮明顯,泵站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迸發。
服務發展進一步有為
牢固樹立“防大汛、排大澇、抗大災”思想,搭建“科學調度 為民服務”綜合平臺,把“主動靠前,精準服務”理念延伸到一線。2023年,泵站288臺套機組設備完好率100%、安全運行率100%,奪取了排水防澇的新勝利。近5年來,年均安全運行1638臺時,年均排水4439萬方,確保洪山、武昌、東湖高新、江夏四個區458平方公里范圍水系內300多萬人口,近5000億產值安全。特別是近兩年來,為納入武漢市“十四五”城市更新規劃的青菱都市千億產業園規劃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企業群眾對排水防澇工作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高。
(本稿件為武漢機關黨建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與武漢機關黨建網聯系)
返回頂部
返回頂部